一、龚自珍最有名的10首诗
1、千古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先说两句闲话吧,余老师,您是第几次来西安?
3、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4、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5、万事之波澜,文章天然好。不见六经语,三代俗语多。
6、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7、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9、“江左三大家”之一:吴伟业
10、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4、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15、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16、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创作背景: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
18、她的诗公开发表后,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除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评论界派别之见而一度有过分歧之外,经过半个世纪反复品评、深入研究,狄金森作为对美国文学作出了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的地位已经确立。有人断言她是公元前7世纪莎弗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有人就驾驭英语的能力而言,甚至把她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几乎在任何一部美国诗文选集中,狄金森的诗都占有显著的地位;她的诗拥有众多的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惠特曼的诗一样,已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19、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0、近代思想界先驱:龚自珍
二、龚自珍的诗100首
1、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寓意深刻,气势不凡。
2、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3、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4、名句: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6、答: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7、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8、己亥杂诗(其一二五)
9、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
11、刘晓蕾:从《红楼梦》里,看见爱
12、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夜坐二首》
13、光明日报|陈先发:寻找诗歌新的生长点
14、美 人 如 玉 剑 如 虹 。
15、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7、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18、龚自珍留下的诗文很多,较为著名的是《己亥杂诗》,该书共收入诗作三百十五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句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9、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20、千古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龚自珍
1、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2、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4、山谷:“一笑”是如何变成“三笑”的
5、 《已亥杂诗》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6、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创作背景: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10、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11、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2、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
13、到了扬州时,龚自珍又遇到了小云,另一位青楼女子。诗人这样写她的出场:“能令公愠公复喜,扬州女儿名小云。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我总认为,“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比前面写灵箫出场的那句“大宙东南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更加可爱。
14、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15、为什么龚自珍对中国的精英阶层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中国文化史上,他发出了那个时代的呼声,表达了一代人内心的感受,所以中国的精英阶层从龚自珍那获得安慰。
16、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只能将对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
17、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尾一杵钟。
18、已亥杂诗——龚自珍
19、龚自珍出生在浙江杭州,家里世代为官,外祖父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段玉裁。良好的家教,加上从小耳濡目染,使龚自珍不仅学识渊博,还立下了报效国家的志向。
20、释:万事应该曲折才好,只要经历过种种困难的考验,而文章以清新自然为好。这也是龚自珍对于人生的态度。
四、刘禹锡最有名的10首诗
1、在回乡的路上,他并没有停止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百姓们请他写祝神诗,使他又一次受到了触动:如果说大地的生机要靠风雷的激荡,那么恢复国家的生机,不是同样需要一场像暴风、像雷霆般的变革吗?
2、壮 岁 始 参 周 史 席 ,
3、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4、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6、余世存:第三次,很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又来到西安,跟老朋友还有各位新朋友见面并分享我的新书,特别是能够得到贞观和SKP的支持。
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我劝老天爷你啊,重新振作起来,打破陈规旧律为我们降下有用的人才吧!
9、在盛唐的三大高手中,王维留下来的诗是最少的,只有四百多首,但是其中经典的百分比却特别高。后来宋代的陆游虽然有9000多首,但是大多数质量还是一般,清代的乾隆皇帝一生更是写了4万多首诗,一个人的产出快赶上《全唐诗》的量了,可惜无一首被人传颂;还有清代的龚自珍己亥年一年就写了300多首诗(《己亥杂诗》),也只有那么几首广为流传。像王维这样作品虽少,却多是精品的诗人,并不多见。
10、用拿破仑的一句话来说,中国这时候就像一头沉睡的狮子,无论什么样的呐喊也是唤不醒它的。就在诗人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年,鸦片战争爆发,本来又穷又弱的中国从此坠入了战争和苦难的深渊。
11、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12、《诗音书画》每晚分享,诗词美文,不见不散!
13、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4、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5、秋心三首作者: 龚自珍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写落花飘零之状以及自己观后所感。其表层意思是说,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实则是说,“我”虽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诗人写“落红”并非无情,实际上是以落红自比,以“花”喻国家,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仍愿为国效力的决心,抒发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这两句现常被用来赞颂牺牲自己,培育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千古名句。
17、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18、顺序排列是王之涣——唐朝;陆游——南宋;龚自珍——清朝;梁启超——清末。
19、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20、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五、龚自珍最著名的两首诗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创作背景: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杜甫在《渼陂行》诗中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此诗就处处都体现出一个“奇”字。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3、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4、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5、整组《己亥杂诗》都依稀闪烁着微茫、敻谲、古艳、悱恻、雄奇等种种情调。对龚诗的这种风格,我曾抽取他自己诗句中的文字来加以概括:集“玉想琼思”、“唐愁汉恨”、“水瑟冰璈”、“楚骚汉艳”于一身,几乎达到了文字表意功能的极限。这也是晚近黄遵宪、南社诗人乃至文学史家痴迷龚诗的原因。
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己亥杂诗》固然是伟大的作品,但伟大是方方面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思想的深邃或者时代的寓言之类。缺了“红似相思绿似愁”、“初弦相见上弦别”、“生死湖山全盛时”这些绝代销魂的诗句,恕我无法想象它的伟大。
10、名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2、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龚自珍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还在京城作官的时候,他就和林则徐、魏源等人一起,大力呼吁改革,结果遭到朝廷无情的压制和打击。在做了10年无足轻重的闲官后,龚自珍见变法更新、振兴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这才气愤地辞去官职。
13、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14、世界上最著名的50位诗人及诗选(之二)
1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6、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17、龚自珍在很多领域,比如建国方面、社会改造方面都有很多设想,并且都实现了,比如说他预言新疆必须建省,只有建省,新疆才不会成为一个国际关系敏感地带。中央政府可以直接管理,以便它跟内地的融合。一个书生50年前提出这样一个建言,很了不起。
18、“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用近百年来的悲惨命运告诉我们这个铁的事实。希望小朋友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努力奋斗,奋发进取,为自己,也为我们的国家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哦!
19、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20、落红:落花。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