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雪的诗句及赏析
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2、(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
3、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4、赏析: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5、描写夏天的诗句: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秋天的诗句: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c,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冬天的诗句: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7、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8、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1、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
12、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有关雪的诗句以及意思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1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18、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
19、我很喜欢祖咏的诗《终南望余雪》。为什么要对这首似乎名气不大,又非常短的诗感兴趣呢?我觉得主要还是对诗的一种感悟所致吧。
20、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二、描写 雪的诗句
1、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宋·文天祥《除夜》
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4、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5、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6、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7、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8、陆游在《夜大雪歌》: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呜窗纸。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9、“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10、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11、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别诗二首·其一》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12、(诗文赏析)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无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
13、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14、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
15、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16、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
17、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18、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19、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20、(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三、描写雪描写雪的诗句有
1、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3、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4、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5、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7、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8、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0、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11、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12、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13、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元·刘秉忠《临江仙梨花》
14、张孜《雪诗》: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15、我虽以慈受,汝愧宁可雪——宋·李吕《戒蝇》
1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有关描写小雪的古诗词20首鉴赏有关描写小雪的古诗词20首鉴赏
20、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
四、描写雪的诗描写雪的诗句
1、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
2、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5、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6、终南山北岭的景色秀丽,积雪好像浮在云端上。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傍晚的长安城中增添了寒意。
7、赏析: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8、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9、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
10、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11、《终南望残雪》——唐代:祖咏
12、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1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制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15、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
16、赏析: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8、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19、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
20、(雪梅·其一)赏析
五、诗句中描写雪的诗句
1、翻译: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3、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4、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等诗句,就是黎民悲惨命运的写照。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农民是没有任何美妙前景可以展望的,他们的前面处处是“饥寒交迫”和“死亡”
9、译文: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1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赏析:这是一首诗,也象一幅画.全诗仅以寥寥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一个严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一个逢雪借宿者的形象。
12、青丝族饤莼羹味,白雪堆盘缕脍鲈——宋·袁说友《泊吴江食莼鲈菰菜二首其一》
13、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转应曲》
14、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15、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16、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1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18、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色。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19、这首诗以《雪》为题 ,但其立意不在吟咏雪景, 而是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怒和不满,流露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20、“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