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一十是成语吗
1、比喻把事情从头至尾详细说出,无所遗漏。
2、的确,这是一堂很成功的活动课,比赛以闯关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每一关每个小组获得的加分可以累积,最后比赛结束时得分最高的小组就是擂主,组员可以获得小奖励。活动的氛围很好,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竞赛的快乐,还轻松积累了不少成语,更难得的是他们已强烈地意识到了积累成语的重要性。
3、(近义):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有头有尾、
4、下面有几道与数学和成语相关的题,你能解答吗?赶紧试一试。
5、一个早晨;一个傍晚。指很短的时间之内。
6、一五一十(yīwǔyīshí)基本释义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7、《儒林外史·第五〇回》:「等他官司赢了来,得了缺,叫他一五一十算了来还你。」
8、(海量学习资料可关注后获得)
9、有一身五心、一目五行、一身五世、一百五日
10、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如数家珍
11、(10)7分+8分=1000元
12、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13、一颦一笑 ,一饮一啄 , 一鳞一爪, 一鼓一板 ,一年一回
14、一张图难倒一群人!谁能猜出图中的成语,我拜你为师!
15、一五一十是指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说出来,没有保留,没有隐瞒。例句,把老师对你考试卷子的点评一五一十的跟我说说。
16、不一会儿,轮到我们组了,李秉宪同学被请上了台。他看了看抽到的成语,思考了一会,便开始了表演。他用双手作出持枪射击的动作,“靶子”是第一组的同学。他一边扣动“扳机”一边发出“叭”、“叭”的声音,每几声“枪响”后,他都会像服了兴奋剂般一蹦三尺,兴奋地喊:“中啦!中啦!我中啦!”这太容易啦!不知道是他演得好,还是这个词原本就好猜,同学们都知道了答案,一下子“唰唰”地举起手来,教室里顿时小手如林。我们组的陈锦泓被老师请来回答,他胸有成竹地说:“百发百中。”老师赞许地点点头,为我们组加上了两百分。
17、(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18、
19、(两)小无猜-见如故=视同仁;
20、含糊不清、一塌糊涂、有始无终
二、一五一十成语接龙
1、他把所犯的错误一五一十告诉了老师。
2、(用法):多用来指代从头至尾的具体情况;使语言简洁明了。一般作状语、补语。
3、(8)3,5,5
4、提示:点击↑上方"每天长点知识"关注我!
5、是一五一十拼音:yīwúyīshí简拼:ywys近义词: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反义词:含糊不清、一塌糊涂、有始无终用法: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形容查点数目解释: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例子: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地向大家讲了一遍。
6、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二四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7、一五一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 yī wǔ yī shí,意思是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8、一死一生 , 一点一滴 ,一熏一莸 ,一班一级 ,一班一辈
9、你猜出来是什么成语了吗?
10、一班一辈一步一鬼一班一级一步一趋一悲一喜一板一眼一吹一唱一长一短一唱一和一倡一和一成一旅一草一木一重一掩一弛一张一搭一档一点一滴一箪一瓢一德一心一旦一夕一分一毫一根一板一鼓一板一还一报一晦一明一举一动一家一火一家一计一夔一契一口一声一龙一蛇一来一往一鳞一爪一龙一猪一马一鞍一模一样一年一度一喷一醒一颦一笑一嚬一笑一琴一鹤一丘一壑一生一代一丝一毫一手一脚一生一世一死一生一觞一咏一式一样一手一足一天一地一五一十一心一德一心一腹一心一计一心一力一心一路一笑一颦一心一意一薰一莸一熏一莸一夕一朝一迎一和一缘一会一言一行一吟一咏一饮一啄一字一板一张一弛一枝一节一肢一节
11、(拼音): shí hán yī pù
12、当他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之后,大家终于原谅了他。
13、关注后回复下方关键词
14、循序渐进,读音是xún xù jiàn jìn,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 。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
15、拨乱反正五谷丰登
16、(根据两张图的文字提示,请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吧!)
17、不是成语,如果是乘法口诀,五五如果是加法,五加五等于十。乘法口诀正确答案是一五一十。
18、全美-言鼎=牛毛;
19、是成语。一五一十(yīwúyīshí)(解释):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示例):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地向大家讲了一遍。(语法):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形容查点数目
20、比如:“鹤立鸡群”形象地突出了鸡群中鹤的高大,由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开始劲头很大,到后来就泄劲了,不能善始善终。
三、一五一十是成语吗
1、第二题是“510”。我看着这两个数字,心想:一个5和一个所表达的成语就是“一五一十”。想到这,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举起了手,老师请我来回答,我自信满满地说出了答案。这时,老师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微笑着说:“答对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2、解析:1个1个很明显就是成语一五一十。
3、数字10组成的成语是:一五一十。
4、一五一十的反义词是一塌糊涂。
5、一搭一檔 , 一旦一夕 , 一晦一明 ,一朝一夕 ,一来一往
6、模棱两可,形容对事情没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五五一十没有说明是加法还是乘法。
7、(4)23456789
8、一五一十(yīwǔyīshí)基本释义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近反义词近义词如数家珍
9、(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10、明天公布答案,记得来看你的对不对哦
11、求群里的高手解答,一般人都解不出来!连起来是我的祝福!
12、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1)
13、可以获取海量学习资料
14、高难度的看图猜字,你敢挑战吗?
15、(12)10
16、一身五世:一人亲身经历了五个朝代。比喻人寿命长。
17、例如:由“一”“五”“十”三个数字组成的成语“一五一十”表示“详尽没有遗漏”的意思,来源于数数时以五位单位——一一二十。。。。。。;
18、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19、10个字是多少钱(金)?
20、“成语动物园”的游戏规则是每组抽三种动物,说出带有这些动物的成语,每说对一个可加上一百分。我们组抽到的是“虎、马、狗”,我绞尽脑汁地想,可想来想去,一个也想不出来,我心里干着急,都怪自己平时忽略了成语的积累,现在可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当老师催促的警钟响起时,我终于想到了,赶紧把手高高举起。老师请我回答,我脱口而出:“狐假虎威、马到成功、狐朋狗友、一马当先……”我一口气说出了六个成语。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并给我们组加上了六百分。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四、一五一十是成语吗是还是不是
1、一心一德 ,一心一意, 一心一腹 ,一心一计 ,一心一路
2、欢迎学习「图猜成语2」,祝您学业有成!
3、(半)路出家+(半)途而废=事无成;
4、“七上八下”源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句子:“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一板一眼 , 一草一木, 一唱一和 一举一动 , 一模一样
6、五和十是一种计数单位。一五一十这个成语字面的意思就是计数时,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
7、5个神通广大的人有几个头、几只手臂?
8、yī wǔ yī shí
9、回复“成语”获取(小学150个成语解析+造句,还有2000个成语接龙,快为孩子收藏!)
10、例如:“口是心非”的意思是说出来的话和心里想的不一致,我们可以说“爸爸总说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人。”这些句子生动有趣,教起来容易,学起来好玩儿。在课堂上,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用成语造句,以测试学生掌握成语的程度。
11、第四关就更有趣啦!成语表演秀——你演我猜。老师让我们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抽取成语,用动作、神态、声音等把成语表演出来让本组的同学猜。第二组派出的同学是胖胖的小彬,他落落大方地走上台,抽取了一个成语,稍作沉思后,便开始了表演。
12、答:因为九牛一毛,所以1千块钱能买9万头牛。
13、与数学课本配套的游戏书出版了!《小学数学配套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师生家长皆宜,快来“淘宝”
14、一清二楚,汉语成语,拼音是yīqīngèrchǔ,意思是指十分清楚、明白。出自《四世同堂》。
15、(解释): 冻十天,晒一天。比喻做事时而抓紧,时而懈怠,进展不快。
16、一百五日:(1)一百五十的简称。(2)传统节日,指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日。
17、其实俗语和成语也没有太明确的划分,特别是我们常用到的一些俗语和成语,一些通俗易懂的成语,在我们生活当中比比皆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18、(解释)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19、一五一十(yīwǔyīshí)基本释义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20、一共12个成语,如果你能全部猜出来,那可就太厉害了!自己猜完了别忘了给群友们也玩一玩,比比谁猜得快,猜得多!
五、一五一十,十全十美,成语接龙
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文捷优教育”,轻松一点,立即关注!
2、值得提出的是用“千”、“万”作成语的特别多。我们随口就能说出一些来,如:千变万化、千军万马、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千言万语、千呼万唤、千秋万代、千辛万苦、千差万别、千叮万嘱、千真万确等。这些成语大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确切、引人入胜。学会正确使用这些成语,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3、yī zhāo yī xī
4、算式:13+45=
5、汉语成语大多具有生动有趣、寓意丰富、言简意赅的特点。
6、(11)9寸+1寸=1尺
7、白话译文:与其顾惜场面,逞强充当好汉,到时候弄的不可收拾,还不如现在老老实实把实情说出来,好讨个生路。
8、“狐假虎威”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指凭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或气压大人。“自相矛盾”也是一个很好地例子。除了上述类别的成语以外,还有跟植物、自然或人体等有关的成语,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
9、(反义词)含糊不清、一塌糊涂、有始无终
10、成语典故:从前纪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为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去拜箭法高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织布,练就圆睁眼睛,一点也不眨。飞卫让他练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纪昌把头发上的小虱子看成车轮,飞卫这才教他射箭,从此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11、一式一样 , 一弛一张 , 一张一弛 ,一德一心, 一心一力
12、例如:1千块钱能买几头牛?
13、(成语):一五一十(拼音):yīwúyīshí(解释):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近义词):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成语):原原本本(拼音):yuányuánběnběn(解释):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成语):一清二楚(拼音):yīqīngèrchǔ(解释):十分清楚、明白。(成语):滴水不漏(拼音):dīshuǐbùlòu(解释):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14、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1)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
15、王警官通过耐心地询问,终于使小林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16、接下来进入第二环节——“成语数字园”。这一环节老师出示了一些数字,我们要说出这些数字里隐藏的成语。第一题是“1+2+3”,我低下头来想:1+2+3=那“6”又和哪个成语有关呢?难不成是六六大顺?可是不对呀,只有一个“6”。我抬起头来,见许多同学都胸有成竹地举起了手,而我还在冥思苦想中,都怪自己平时成语积累得太少,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后来,一位男同学说出了正确答案:“接二连三。”我听了恍然大悟。
17、答案:牛。一五一十yīwǔyīshí(解释)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查点数目。(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结构)联合式。(用法)多用来指代从头至尾的具体情况;使语言简洁明了。一般作状语、补语。(近义词)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反义词)含糊不清、一塌糊涂、有头无尾、有始无终(例句)他气喘吁吁地把发生的事情~地对大家讲了一遍。
18、一五一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wǔ yī shí。意思是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一清二楚。出自《水浒全传》。
19、有嵌有两个数字的成语,例如:一心一意、一唱一和、一干二净、一差二错、一波三折、一目十行、一呼百应、一了百了、一落千丈、一本万利等。
20、一塌糊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ī tā hú tú,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