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兰克林罗斯福妻子
1、Bush)击败戈尔(A1 Gore)都是这个原因。
2、——“埃莉诺型”:像埃莉诺那样充分发挥“女性外交”的亲和力,且留下美好名声的第一夫人,如果离开白宫后继续“发光发热”就更锦上添花。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者喜欢将其偶像与前者“归类”。
3、和平终于到来......
4、FDR特别喜欢狗,这只黑色的小狗法拉也是全国闻名,传说有一次他把狗丢在阿留申群岛,专门派了军舰去找,为了挡住共和党的攻击,他说:“对于共和党人的攻击,我不在乎,我妻子不在乎,我的儿子也不在乎,但我的狗法拉,它在乎!”华盛顿有座FDR的铜像,旁边还蹲着小法拉
5、“蜜月之行”结束,玛莎和海明威的感情却日渐淡薄,正应了那句“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西班牙内战时期两人顶着炮火在马德里街头采写新闻故事,而回归古巴平静的小屋后却心生嫌隙。
6、大清特色的官场,最为盛产的就是贪官。知名度最高的,一是和珅,二是庆亲王。巧的是,前后两代巨贪至少在名义上住过同一个府邸,然而前后两代巨贪,结局迥异:和珅最后被抄家,而庆亲王则尽享天年得以善终。
7、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西奥多·罗斯福还当了他们的主婚人。
8、191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成功当选为纽约州参议员,步入政坛。
9、罗斯福家族,是一个卓越的美国政治世,为荷兰移民的后裔,该家族产生过两位美国总统,分别是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以及一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除了在政治上获得成功以外,罗斯福家族在商业领域同样声名显赫。在纽约建立之初,从美国的曼哈顿第22大街到第46大街,从第五大道到哈德逊河的地产大部分都是罗斯福家族的物业。在美国众多大都市均见以罗斯福家族命名的道路、高速公路和大厦,其中还包括在美国海军有名的罗斯福号航空母舰。
10、曾主演《指定幸存者》的基弗·萨瑟兰(KieferSutherland)生于伦敦,是一位加拿大籍的电视剧与电影演员,因为在美国电视剧《24小时》中饰演杰克·鲍而闻名。
11、埃莉诺出身名门,但却未能享受大小姐般的宠爱。她的母亲是一位标致的美女,和母亲相比起来,龅牙的她只能是一位丑小鸭。母亲越是出落于上流社会的交际场合,埃莉诺便越感落寞——在地位和财富都相差无几的上流社会,相貌才是区分各色人等的最高标准。
12、——“玛丽.托德型”:这恐怕是最糟糕的第一夫人门槛——如前所述,作为林肯这位“最伟大总统”的配偶,玛丽·托德·林肯长期以来顶着“败家、善妒、凶悍”和“同情奴隶制、和丈夫志不同道不合”的污名,尽管有不少替她翻案的文字,但毕竟在她之后,没有任何一位第一夫人敢选择这样的模板。
13、1943年,深受伍德罗威尔逊影响的FDR在一张草纸上开始构画战后新秩序下的联合国,不知道这么一张破草纸是怎么还能保存下来的?
14、据悉,他将在Showtime即将推出的《第一夫人》(暂译)剧集中扮演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
15、但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他坚持每天拄着拐杖练习走路,并用支架固定住膝部,终于重新站立在人们面前。
16、一直到1938年,海明威在西班牙战场上三进三出,身旁都有玛莎的身影。菲茨杰拉德曾经调侃海明威:“他每出一部作品都要换一个女人。”的确,创作《永别了·武器》的海明威与艾格尼丝热恋;《不固定的季节》回忆了首任妻子和他的巴黎往事;《非洲的青山》描写了他与第二任妻子宝琳的狩猎之旅;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在炮火中创作了《第五纵队》的剧本,剧本里那个玩世不恭的女记者多萝西就是玛莎的化身,而多萝西爱上的主角则菲利普正是海明威本人,当剧本中多萝西建议和菲利普“共同生活”时,第二任妻子宝琳也知道自己和海明威的感情也要结束了。
17、丑闻|日本著名钢企造假10年,波及自卫队!它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全祸害了……
18、罗斯福没能看到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19、总统图书馆当然不能少了FDR的夫人,她竟然是老罗斯福的侄女,按中国算法倒是已经出了五服,算上去还跟FDR差着辈分,她可不仅仅是作为配偶的第一夫人,还是一位相当有社会影响力,并且做了很多事儿的第一夫人,同时也给了FDR从政很多支持,并且成为美国驻联合国的第一任大使,
20、造假证的辛德勒:他做了一辈子假证,救命无数,留给自己的只有孤独和贫穷
二、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富兰克林
1、他用“炉边谈话”温暖了美国人民的心窝,用“新政驱散了经济大萧条的雾霾,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定重新唤醒了美国人的自信心。
2、在北非远征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率领下,美英联军节节胜利。
3、1921年,罗斯福感染了小儿麻痹症,他的双腿永久瘫痪。但这完全不妨碍罗斯福被尊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4、1944年11月,罗斯福第四次当选美国总统,1945年2月,他参加了雅尔塔会议,美、苏、英三国领导人除协调盟国在欧洲和亚洲的战略外,还就联合国问题进行讨论。
5、中华文促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6、更要命的是,由于要照顾未成年孩子,特朗普上任伊始梅拉尼娅留在了纽约,白宫的“第一女性”实际上是有顾问头衔的特朗普女儿伊万卡,而伊万卡恰是特朗普和伊凡娜的女儿。如前所述,“第一夫人”未必需要是总统妻子,但一定要和总统“出双入对”,事实上早就有“伊万卡才是第一夫人”的说法。好在梅拉尼娅补救较快,很快搬进白宫并增加了和特朗普“同框”机会,而伊万卡也很注意给父亲和继母“留镜头”——但早就是“前妻”的伊凡娜就不会如此配合了。
7、距离24小时首播已经过去20年整了,你还怀念这部让人肾上腺素激升精神绷紧的美剧不?
8、罗斯福出轨了,埃莉诺也不愿再将就于这段没有亲密感情的婚姻之中。但对于丈夫的政治事业,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也开始慢慢显露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
9、人生就是这样,玛莎在法国孤立无援,在这条船上却遇到两个贵人,其一是亨利·霍普金斯,此人是罗斯福总统内阁的重要人物,正在为经济大萧条做收尾工作,另一位贵人就是罗斯福总统的夫人艾莉诺·罗斯福。二人当时正在招募记者为大萧条做报道,玛莎立刻就接到了工作。在北卡罗莱纳进行了一系列采访后,署名“玛莎·盖尔霍恩”的新闻稿开始出现在美国报纸版面上。
10、探寻声音境界还原诵读本质
11、埃莉诺与罗斯福一家四口
12、1943年5月,被逼入绝境的25万德意军队全部投降,北非战场获得胜利;7月,英美联军根据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确定的在地中海开辟新战场的作战方案,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并大败意大利军队。
13、肯尼迪家族是19世纪中期爱尔兰韦克斯福德郡逃荒到美国的后裔。家族成员老约瑟夫·P·肯尼迪于1888年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一战结束后投资股票赚了大钱,成为百万富翁,美国金融实业家,后来成为驻英公使。他的长子英年早逝,次子约翰·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三子罗伯特·肯尼迪曾任美国司法部长,四子爱德华·肯尼迪曾担任联邦参议员长达47年之久,肯尼迪家族是美国政治的最大以及最荣耀和最强大影响力的家族。
14、在华盛顿举行完葬礼后,其遗体安葬在纽约州海德公园村(他出生的地方)。在临终那天,他写下了这样两句话:“唯一阻碍着我们实现明天目标的就是对今天的疑虑。让我们怀着坚强而积极的信心奋勇前进吧!”
15、摘自2019年10月陆续出版《话说世界》20卷丛书
16、在重庆,海明威夫妇受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接见,宋美龄还邀请海明威夫妇出席家庭午宴。玛莎后来在自己的自传中写到,蒋宋对抵抗日本入侵毫无兴趣,不甚上心,他们对于维持自己的权威统治和对付共产党更感兴趣,同时他们也不在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反过来人民也不可能爱戴这种领袖。玛莎也对中国人民报以同情:“在中国出生就是厄运,没有一切自由,你看不到任何希望,除非你有幸生在那0.0001%的有权有势的家庭。”
17、他出身名门望族,但却坚信民主、捍卫自由;他身体残疾,是“轮椅上的总统”,却领导自由世界人民战胜了残暴的法西斯反动派。
18、与玛莎离婚的同年,海明威在伦敦遇到《每日快报》女记者玛丽·维尔什并疯狂追求对方,第二年两人在古巴结婚,这是海明威第四次婚姻,也是最后一次。
19、那就话怎么说来着: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20、该剧由维奥拉·戴维斯、米歇尔·菲佛、吉莲·安德森、艾伦·艾克哈、O·T·法格本、达科塔·范宁等主演。
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情人
1、在中国文化中,这种婚姻关系是相当不可思议的。毕竟,这是一种血缘关系。
2、1939年9月,纳粹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埃莉诺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4、爱说真话、实话、大白话
5、你是否能等到转角的光明?
6、玛莎对中国人唯一的好印象也许就是周恩来了,夫妇二人曾在重庆密会周恩来,玛莎并不知道周恩来的共产党身份,但玛莎称,他是胜利者,我在中国见到唯一的好人。
7、她代替行动不便的总统丈夫,每年横跨四万英里进行全国巡游,作演讲,关注平民百姓。
8、跨越百年的爱情故事,爱,用时间去证明
9、埃莉诺已经不再仅仅是第一夫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政治活动家,是杜鲁门口中的“世界第一夫人”。
10、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在佐治亚州的温泉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11、在之后的17年的岁月里,她写专栏,发表文章,专注弱势群体,反对歧视黑人,呼吁女权,反对德国拥有核武器。
12、很多人也听过接受采访吃四个面包的故事,但是FDR打破了杰佛逊立下的规矩,争议还是相当大的
13、538个选举人名额根据各州人口规模分配:加利福尼亚州(55 张选举人选票)和得克萨斯州(34张)最多,佛蒙特州(3张)和阿拉斯加州 (3张)最少。这个体系始于联邦建立的初期,华盛顿希望通过这个办法减 少政治分裂派的数量。
14、作者|科宁斯朗读|高昂
15、44年的竞选形势,选举人票赢了不少,民众投票才赢了杜威不到10个百分点
16、1966年,美国插手越南事务的声音越来越大,玛莎已经58岁了,她仍申请前往越南,美国政府鉴于她的立场没有批准,加上新的战地记者辈出,玛莎似乎没有机会了,多方求助下,英国《曼彻斯特卫报》接纳了她,玛莎自己支付费用,采访越南的农民、教师以及美国援助人员,呼吁人们正视战争,不要为军方的宣传所蒙蔽,很明显,自此,美国对她永远关上了通往越南的大门。
17、法国的四年生活是玛莎一生中非常艰辛的一段时光,她租住在便宜旅馆里,到处打零工,依靠从美国带来的打字机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为许多报社写稿挣取生活费,可惜文学上毫无建树,也没有遇到菲茨杰拉德、斯泰因那样的文学引路人。在结束了和一位法国侯爵为期两年的不成功的感情后,1934年,身心俱疲的玛莎背着打字机提着行李箱坐上了返回纽约的船。
18、因为无论多么绝望的境地,杰克总能绝地求生,从死神手里自救或救人,生命力及其顽强,好比打不死的小强,于是江湖人称“鲍小强”。
19、同时,他还以自己强大的国力参与了对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军事打击。
20、1944年夏,200多万士兵云集英国准备登陆诺曼底,海明威获准登上军舰,而玛莎则在海岸焦急地寻找登陆法国的机会。一天晚上,玛莎谎称自己是去医疗船上采访护士,穿过了军事警察的封锁,玛莎奇迹般地登上医疗船,在登陆行动中穿过海峡,她在医疗船上不仅写稿,也帮助法国病患翻译、照顾伤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反观海明威,只能在英吉利海峡的船上观看这场军事行动。玛莎很快发给《克里尔》杂志两篇报道,不过这也暴露了她的行为,玛莎因非法穿越海峡被捕,遣送回美国,不过经过这件事,玛莎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坚强与专业,她和海明威的嫌隙也越来越大。
四、富兰克林·罗斯福母亲
1、斯蒂芬:大家都以为,奥巴马是美国第44任总统,布什是第43任。可 是……他们不是。布什是第42任,奥巴马是第43任。你知道这是怎么回 事吗?
2、也就是在这个社交圈,她遇到了“眼光独特”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3、1913年,经历了七年之痒之后,罗斯福爱上了兼职社交秘书——露西·莫赛尔。这个女人在罗斯福夫人外出参加公共活动的日子里,时常陪伴着罗斯福。而罗斯福,也会在出门时特意安排行程与露西会面。
4、其中,罗斯福还有意识地突出美国在联合国中的领导作用。几经讨论,三巨头最终就联合国问题达成一致。
5、古今纵横一万年人类历史全记录
6、亚当斯家族与美国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这个家族一同伴随美国200多年历史,并且还是美国首个产生父子总统的家族。从亲自参与美国独立革命发起和组织工作的塞缪尔·亚当斯,到担任《独立宣言》四个起草人之一的约翰·亚当斯,再到家族后来出现的大企业家、文豪等名人,亚当斯家族无愧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族”。
7、他于1905年与埃莉诺·罗斯福结婚,这对夫妇一起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世界事件的中心人物,最终建立了定义美国现代自由主义的新政联盟。
8、按照罗斯福的遗愿,美国设立罗斯福图书馆保存罗斯福的公私文件,供后人研究。
9、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5年)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总统。
10、玛莎重返欧洲后,随军一路参观了巴黎、荷兰小镇、随美军解放了达豪集中营,采访的脚步最终被苏联红军挡在了易北河畔。玛莎在战争中率先报道了纳粹德国平民对战争的态度,苏联红军的面貌以及苏联对盟军深深的不信任,这都是当时很新颖的角度。1945年战争结束,她和海明威的感情彻底破裂,两个个性鲜明、脾气火爆的人结束了五年的婚姻,玛莎放弃财产,净身出户。
11、1921年,39岁的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而使下肢瘫痪,终身被轮椅束缚。
12、门口有一个小商店,我到的太早,还没开门,除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航空母舰帽子之外,这里的纪念品看着不如其他几个总统图书馆卖的东西让人有购物欲
13、(埃莉诺年轻时候的照片,说实话,真没觉得丑啊)
14、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这彻底激怒了美国人民,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加入战局。
15、为免战火波及美国,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要求严守中立原则,禁止向任何交战国销售军事物资。
16、在妻子的帮助下,罗斯福顺利地当上了州长,并最终成功当上了美国总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埃莉诺为了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也历经奔波与操劳。
17、从1978年卡特时代起,美国第一夫人就拥有独立的办公室、活动预算和幕僚班子,近几任美国第一夫人的幕僚班子人数都保持为“15+3”(15个在编职工和3个从白宫社会秘书办公室“支援”来的“临时工”),年度预算达150万美元左右。
18、这样的选举模式并不完美,“选举人”没有权力,他们只是遵照宪法例 行公事。
19、战地记者,在死神阴影下记录战争
20、1929年,美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胡佛总统奉行自由主义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濒于崩溃。
五、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谁
1、这是当时的亚洲和欧洲形势,当时美国国内还有很大一股支持法西斯的势力,甚至如果不是美国法西斯代表人物朗格在演讲的时候遇刺身亡,1936年都是有赢得大选可能性的,那整个世界历史就完全改写了
2、在192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大获全胜,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但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纽约州州长,为陷入低潮的民主党带来了希望。
3、70年代,玛莎的创作到了另一个高峰,根据非洲经历写成《非洲的天气》,以及自己最畅销的《我一个人的旅行》。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81岁高龄的玛莎打点行装,前往巴拿马进行死亡人数调查,华盛顿认为平民损失在百人左右,玛莎挨家挨户调查,死亡人数统计到惊人的八千人。为此,玛莎背上了“反美”的罪名,她自己却淡然地说真相总有颠覆性。
4、《新‧我的人物观》,池田大作。
5、一个是西奥多·罗斯福,另一个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6、剧情紧凑又扣人心弦,甚至舍不得暂停上厕所喝口水,我记得我当时的状态就是目不转睛,心一直被吊着...帝国杂志评选50部最伟大剧集,《24》排名第六。
7、在埃莉诺的前半生中,虽然在政治上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其事业始终在丈夫的总统光环之下,感情生活也始终在富兰克林和露西之间纠葛不清。富兰克林总统就职时给露西安排了最前的座位,作为一个妻子,她又怎会不心凉不落寞。她曾说:“我可以原谅,但我不会忘记。”
8、——“罗莎琳型”: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是个被公认“当前总统比当总统称职”的政治家,但他的妻子罗莎琳·卡特却是公认的“强势第一夫人”:在卡特总统竞选期间,她曾奔走41个州,独立帮助丈夫竞选;卡特当选后,她积极投身卫生、妇女平权和慈善事务。她是第一个以热衷政治著称的第一夫人,据说在白宫期间,经常直接和卡特谈论国内外大事。希拉里·克林顿的反对者喜欢将她归类于这一类型。
9、图书馆的地上有块马赛克的地形图,大老远从纽约跑过来,这里有FDR的老家、谷仓和他的总统图书馆可以看,去他家需要志愿者带着,我要专门再起一篇文章,这篇专门就说图书馆
10、这一段时间也是玛莎的事业上升期,她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采访、报道苏芬战争的进程,甚至见到了如日中天的希特勒,此后,玛莎常驻伦敦《克里尔》杂志社,不久海明威也加入,《克里尔》杂志一下拥有了两位明星记者。
11、FDR的总统图书馆坐落于纽约州的海德公园,说是海德公园,并不是伦敦海德公园那种市中心的概念,从曼哈顿42街开车过去,不堵车也得将近两个半小时,周围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去的地方,虽然隔着哈德孙河有西点军校,但是开过去将近一个小时
12、——“多莉型”:即和多莉一样主要扮演“夫人”的、仅满足于礼仪性出席的传统第一夫人,很难在公开场合找到专属于她的观点、意见。主动性的活动、言论和著述并不丰富。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绝大多数美国第一夫人都是这一类型。许多美国人将南希·里根也归入这一类。
13、这里不是一个中国游客常来的地方,中午在旁边一个中餐馆点了菜,老板娘看到久违的国人,还特意给我加了一个菜,如果有时间,有机会自己能开车过来,我建议大家来看看这段丰富的历史,这两位笑口迎宾的夫妇
14、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
15、中华文促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16、投稿邮箱:livexwy@qq.com
17、一个新闻史上无法忽略的存在
18、“声境界”公众平台创办人
19、整个图书馆里面最珍贵的还是这些历史人物写给FDR的信吧,第一封是爱因斯坦的,第二封是丘吉尔的,第三封是斯大林的,这些原稿国内很难找到相关史料
20、但伊凡娜的话其实相当有分寸,她和ABC记者谈话的原话,是“我是特朗普的第一个妻子,所以我是第一夫人对吧”——这既可以解释为“美国的第一夫人”,也可解读为“特朗普的第一任夫人”,她显然希望大家往前一个概念联想,但如果事情闹大了,她大可说“我的意思是后一个概念”。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