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最经典的一句话
1、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诸子百家的开始。它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诞生,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2、(第十句)人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应该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3、纪晓岚曾评价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言其悠远、海纳,赞其丰广、细腻。中国文化中,最飘逸清扬智达慧睿的就是道家。
4、骊山老母宫官方网站:www.lslaomugong.com
5、君⼦不谓⼩善不⾜为也⽽舍之,⼩善积⽽为⼤善;不谓⼩不善为⽆伤也⽽为之,⼩不善积⽽为⼤不善。
6、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7、上善若⽔。⽔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之所恶,故⼏于道。
8、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9、(2)行气宜在早上林间,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古人称:“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司马承祯谓:“凡导引当以丑后卯前,天气清和时为之。”(《导引论》
1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1、修道之人当有高风亮节,心存傲骨,敛心凝神,行事不能受外人影响,心要稳,志要恒。
12、道家所提倡的做人学问,是指让人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机敏大度,能伸能屈,把握尺度,掌控分寸,专注突破,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敢于决断,顾全大局,能谋善断,运筹帷幄。其中也有左右逢源,圆滑智慧。
13、是以圣⼈抱⼀为天下式。不⾃见,故明;不⾃是,故彰;不⾃伐,故有功;不⾃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4、恃富欺贫之⼈,不可近他;反⾯⽆情之⼈,不可交他。不知进退之⼈,不可说他;说谎扯骗之⼈,不可信他。轻⾔寡信之⼈,不可托他;酒后⽆德之⼈,不可请他。时运未⾄之⼈,不可欺他;不识⾼低之⼈,不可理他。
1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6、⽆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7、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
18、《道德经》第二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19、这句话表述的是老子无神论的思想倾向,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否定了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20、道门有志之士必看之书—《重阳立教十五论》
二、道教语经典语录
1、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2、道家思想的核心精髓就两个字:“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3、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说:导引行气就是现在的气功、保健按摩、柔软体操、武术锻炼等结合起来的一套保健强身之术。导引行气如能长期坚持锻炼,无疑能够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可以却老延年。但道教认为可以长生不死,显然是妄诞的。汉代的王充就批判过道家以为导气养性可以度世不死的虚妄。(见《论衡•道虚》)葛洪认为行气导引“可令内疾不起,风湿不犯”,“可以延年迟死耳,不得仙也。”(《抱朴子•极言》)行气重视意念活动,意念活动是心理卫生的保健法,把人的心理与生理密切结合起来,说明古人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对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上已有较深的理解。
4、天之道,损有余⽽补不⾜。⼈之道则不然,损不⾜以奉有余。
5、道家以“道”为思想核心,道家认为只有人们认可的平等才幸福。
6、我们所说的“改革开放”和“与时俱进”等,就是这句话的演绎!
7、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8、中华传统文化“道”“儒”“释”各有特点,但三家之间有着彼此互补的作用,所以一直有“道治身,儒治世,佛治心”的说法。扩展资料:道教认为,道经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为拯救宇宙众生,使用自然妙气书写的先哲圣典。道经藏于“七宝玄台”,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于世间民众。道教经典卷帙浩繁,包罗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法术、斋醮科仪、传道弘道与风水推算等各方面内容。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10、吾⾔甚易知,甚易⾏。天下莫能知,莫能⾏。
11、关于行气的要领,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2、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坚。⽆有⼊⽆间,吾是以知⽆为之有益。
13、义与利并非一定对立。取义兼利,明大义是真,取小利是假,是让世人敬畏,法不空法也。
14、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15、天生聪慧的伏羲氏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仰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俯看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认识到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创作了阴阳八卦,用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这是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探究方法,人们应当重视和利用他。
1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7、迷惑在生活的爱欲声色中,学习《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18、合抱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千⾥之⾏,始于⾜下。
19、⼈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20、通过以上三个例证,可以进一步理解“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的意思。
三、道教句子经典
1、让他三分,岂不⾃在;忍耐⼀刻,何等清闲。
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这说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是“道”的衍生物;道比天要大。按照《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人以“道”为归的法则来看,“天之道”就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9、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0、可以关注下方(每天长点知识)
11、吾⽣也有涯,⽽知也⽆涯。
12、飘风不终朝, 骤⾬不终⽇。
13、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1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5、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16、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17、人为什么要遵纪守法?《道德经》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当道、德、仁、义准则约束不了人的心性时,就产生了“礼”。
18、《周易》又被称为《易经》,是中国第一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
19、“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二章,原文如下:
20、⼈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
四、道教最经典的一句话语录
1、这句话是道教经典《阴符经》的总纲。是如何观“道”的方法,也即是如何观察和探究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运行规律。故“观”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执天之行”而言,我们要观察和探究的“天之道”是什么是呢?
2、意思是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寂静无声,空虚无形,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把它命名为“大”。
3、西安骊山老母宫(ID:Xalslmg)
4、吾者我也,此明太上⾃⾔,吾不知其名,强名⽈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我为,缘道法⾃然,不能名号,⼀则从有⼊⽆或从⽆⼊有,隐显⽆⽅,存亡⾃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象帝之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道。
5、这两句话很容易理解,劝诫君子要自强不息,做人要厚德载物。
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结束语:道家思想深奥莫测,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玄学色彩,从古至今引起人们的各种揣摩与解释。当今道家思想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在了解、学习道家典籍时,我们不能想当然,凭空猜测臆断,否则就难以感受道家思想的魅力了。
9、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10、由此可见,《周易》是一本中国人必读的经典著作。大道至简,书中有四句话历经几千年还不过时,至今仍是真理,普通人读懂就能获益一生!
11、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
1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3、哈哈!很多人都是这样遇到挫折了就灰心了,就冷漠了。不要忘记你身边没有了他那么还有会别人的例如你的亲人还有你谈的来的知己这些都是你宝贵的财富。接受了道家的观点,是谁带你进入道家的世界的,无为不是对一切绝望而放仍不管无为不是对一切都不在乎道家的修炼门路就是修身养性让你更加的认识到自己人格方面的不足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措施带你进入道家世界的人太不负责任了领进门了路走弯了都不给你指正天道勤酬天佑自强不息者这些简单常见的话语都是道家的经典语句道家强调出世同样的和光同尘入世也是必须的过程
14、祸莫⼤于轻敌,轻敌⼏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5、王阳明: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16、再如,为什么心脑血管病多发于冬季?因为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患者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受阻,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
17、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18、⽆极⽣太极,太极⽣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卦,⼀卦变⼋卦,⼋⼋六⼗四卦三百⼋⼗四⽘。
1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0、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五、道教名句经典语录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母爱通天!万千信众深夜朝拜女娲圣母,祈求老母保佑吉祥!
3、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这里的“自”并不是“来自”的意思,而是指“自己”。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也就是“天助自助者”,才能“吉无不利”。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有物混成,先天地⽣。寂兮寥兮,独⽴⽽不改,周⾏⽽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道,强为之名⽈⼤。⼤⽈逝,逝⽈远,远⽈反。
8、天下有道,却⾛马以粪。天下⽆道,戎马⽣于郊。
9、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10、(第六句)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于下结论,尤其生气时不要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1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知⽌可以不殆。
12、其实,在现代社会,人不该自强和有德吗?其中,生意做大之人,必然要有德,就好比马云等人,一直在积极大力的做慈善!
13、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劝人行善,多做善事,后人也能得到好处;恶行累累,那么家族后代必会遭殃!
14、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15、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
1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7、忠臣不事二主,贞妻不侍二夫,世间诸事,法理相通,不可三心二意,否则必真法不得。
18、通常,每一个内心强大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让她成长的男人;一段让她大彻大悟的感情经历;一个把自己逼到绝境最后又重生的蜕变过程。
1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0、以上这些出自道家经典的句子,都是历经千年流变依然脍炙人口,盛行不衰的智慧之语。但其中最经典的,应该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莫属,这句话,在小说、影视作品中经常登场亮相,想必大家经常听、也经常引用,但也正是这句话,暴露了我们最常犯的国学错误。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