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宪成传
1、卷181列传第69 徐溥 丘浚 刘健 谢迁 李东阳 王鏊 刘忠
2、以文会友,欢迎交流、赐稿
3、关于杨时为书院命名“东林”的由来,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东林是无锡城东一处地名,书院因地得名。此说至今无证可据。另一说是认为东林名称由来与杨时对江西庐山东林寺情有独钟直接相关。清代钱肃润指出:“东林书院者,宋杨文靖公龟山先生讲道地也。地以东林名者何?先生素爱庐山之胜,尝于东林道上感而有赋,诗曰:
4、卷277列传第165 袁继咸 金声 丘祖德 沈犹龙 陈子龙 侯峒曾 杨文骢 陈潜夫
5、以下哪组包含有非北宋理学家?
6、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艺术的进展是与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之二元性联系在一起的”,其中阿波罗代表(),狄奥尼索斯代表“醉”。
7、重新修复后的东林书院,形制结构与县学基本接近,规模气势则要比无锡县学略小,但布局严整紧凑,一色硬山式建筑法式,显得超然、古朴。
8、排序题一道,答对+15
9、东林书院的重建资金,由顾宪成募集,共耗银1200两。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文化沙龙,东林书院制动《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定期会讲。东林书院不分尊卑、不限地区、不论长少、不收学费,甚至连食宿都是免费的。
10、皇帝召见袁崇焕和其他的将领,突然翻脸,直接了当地责问袁崇焕三大罪状:一是枉杀毛文龙,二是导致敌军进犯北京,三是射伤我方将领满桂。言外之意影射袁崇焕和皇太极有密约。
11、卷188列传第76 刘荡鄄□ 赵佑 戴铣 陆昆 蒋钦 周玺 汤礼敬 许天锡 徐文溥 张
12、今人读《论语》可以改变人生。
13、深 孙兴祖 曹良臣 濮英
14、他在讲学之余,常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中官员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党人名声大噪,而忌恨他们的人也多。等到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写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他恢复名誉。
15、所以正直官员都心向叶向高,而担心王锡爵复出,凭借过人的能力给万历当打手,这个时候李三才不顾师徒情面,阻止王锡爵复出,正直官员就颇有松了一口气之感,所以顾宪成这封信单纯就是赞许李三才此举,从来没有也做不到“遥控朝政”。
16、卷266列传第154 马世奇 吴麟征 周凤翔 刘理顺 汪伟 吴甘来 王章 陈良谟 陈纯
17、提到顾宪成等东林学者重视运用朱子的学术资源,刊刻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乃至编刻《朱子节要》等文献,借以反对焦竑等阳明后学,可再得1分。
18、卷286列传第174 文苑二
19、这些党派相互之间也有矛盾,但他们都与大地主集团相互勾结,“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明史》卷236《夏嘉遇传》)。宣党首领汤宾尹是宣城人,昆党首领顾天峻是昆山人,其他各党皆以乡里命名。在这些党派中,以浙党势力较大,浙党首领沈一贯、方从哲都先后出任内阁首辅,在朝当政。
20、顾宪成天性不凡,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被削籍在家后,更加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力主驳斥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学说。无锡旧有东林书院,是宋代杨时讲学论道的地方,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建。
二、顾宪成后人
1、C.出自《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陈春声书记所写的文章,符合题目所问,故该项正确。
2、卷186列传第74 韩文 张敷华 杨守随 许进 雍泰 陈寿 樊莹 熊绣 潘蕃 胡富 张
3、都曾努力过、挣扎过,他们究竟算不算成功?
4、卷141列传第29 齐泰 黄子澄 方孝孺 练子宁 茅大芳 卓敬 陈迪 景清 连楹 胡闰
5、《顾宪成传》说:“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这里宽松自由的学风,后为权阉魏忠贤所忌惮,终被构陷罗织罪名。
6、《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了神创造世界的过程。第一日,神分出昼夜;第二日,造空气;第三日,造太阳、月亮和群星;第四日,分海陆,造植蔬;第五日,造鱼和鸟;第六日,造牲畜、昆虫、野兽和人。
7、卷241列传第129 周嘉谟 张问达 汪应蛟 王纪 孙玮 钟羽正 陈道亨
8、因为阉党所编《三朝要典》的误导和复社的一些朋党行为,一些后人遂误以为东林也是朋党,如《明史》说顾宪成“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就与东林书院“绝议论以乐时”,不谈时政的实情完全不合。
9、卷237列传第125 傅好礼 姜志礼 包见捷 田大益 冯应京 吴宗尧 吴宝秀 华钰
10、卷296列传第184 孝义一
11、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
12、(顺畅无误,可得4分)
13、卷187列传第75 何鉴 马中锡 陆完 洪钟 陈金 俞谏 周南 马昊
14、六部和言官与内阁交战的焦点,是六年一次的“京察”。京察是由六部中的吏部和言官系统的都察院主导,对五品以下的官员进行进行考察,根据其能力与操守进行提拔和罢黜,四品以上的官员则由皇帝自己考察和奖惩。
15、判断题三道,答对一道+5分
16、文史宴“名城巡礼”征文大奖赛,诚邀各位读者参加
17、卷166列传第54 韩观 山云 萧授 方瑛 李震 王信 彭伦 欧磐 张佑
18、卷318列传第206 广西土司二
19、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20、那时邵宝已是名宦,他决心重新打起东林旗号,以便遥追杨时先生学脉,激励锡邑学子。其门人华云捐出无锡城南伯渎港边保安寺的一片菜园地,重建讲学之所,也命名为东林书院。名儒王守仁曾为此专门撰写了一篇《城南东林书院记》。不过,保安寺旁的东林书院毕竟不是杨时讲学旧址,缺乏影响力,不久也就废弃。
三、顾宪成传文言文翻译
1、提到东林学派之所以反对“无善无恶”,与他们在朝廷政治问题上主张“是非要极分明”、反对调停与妥协的态度密切相关,可得1分;
2、海瑞是京察裁汰贪官污吏的发起人
3、《明史·顾宪成传》记载:“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携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
4、东林书院当时位于城东第七箭河之北,盈盈清流从门前流经。书院大门前的甬道正中,建有石坊一座,朝南正面题有“观海来游”四字,背面为“洛闽中枢”四字。过石坊跨越月池上的木桥,就到了书院大门。门有两楹,上书“东林书院”,门联为“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两旁有门房数楹。
5、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0年8月28日第6版
6、卷133列传第21 廖永安 俞通海 胡大海 耿再成 张德胜 赵德胜 桑世杰 茅成 胡
7、d)QueenDidokillsherself
8、卷228列传第116 魏学曾 李化龙
9、左:焦竑《澹园集》卷四八《古城答问》,
10、“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
11、造壶十八式的陈曼生写过一副对联:“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倘若要深究茶与紫砂的渊源,我们会注意到明初某些有趣的改革促成的经济背景。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而改制叶茶。这不仅带动了茶文化系统的转变,也使得茶饮用方式发生剧变,遂令紫砂在茶器中异军突起。
12、卷273列传第161 左良玉 高杰 祖宽
13、阿里斯托芬现存完整的喜剧有()部。
14、卷260列传第148 杨鹤 陈奇瑜 熊文灿 练国事 丁启睿 郑崇俭 邵捷春 余应桂 高
15、清康熙年间刻《顾端文公遗书》本。
16、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17、卷159列传第47 熊概 陈镒 李仪 陈泰 李棠 贾铨 王宇 崔恭 刘孜 李侃 原杰 彭
18、卷125列传第13 徐达 常遇春
19、卷272列传第160 金国凤 曹变蛟 刘肇基
20、卷131列传第19 顾时 吴桢 薛显 郭兴 陈德 王志 梅思祖 金朝兴 唐胜宗 陆仲亨
四、顾宪成传阅读答案
1、除此之外,恐怕就是监视淮西集团了。虽然淮西集团是朱元璋的旧班底,但任何帝王对臣下的信任都不是绝对的。淮西集团盘根错节、打断骨头连着筋,用淮西人监视淮西人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时候,浙东集团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和淮西集团没太多私人关系,可以更好地监视淮西集团这帮骄兵悍将!这恐怕就是朱元璋把刘基安排到御史台担任御史中丞的目的所在,毕竟浙东集团的根基要比新人深得多,更能镇得住局面一些。用新人或许关系更加泾渭分明,但毕竟实力和资历太浅,很难达到作用。而且,还容易导致新人站队,适得其反。
2、卷278列传第166 杨廷麟 万元吉 郭维经 詹兆恒 陈泰来 王养正 曾亨应 揭重熙
3、①判断题三道,答对一道+5分
4、a)HomerwritestheIliad
5、这是《东林会约》中重要的“屏九损”,就是要摒弃上面9种行为,包括党同伐异,假公济私,执事争辩等等,由此可见整个东林党一开始就把自己归为清流,做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可惜的是后来的东林党已经变质。陷入党争的东林党明朝后期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均存在严重的党争,不仅仅是东林党,还有以山东人为主的齐党,以湖北人为主的楚党,以浙江人为主的浙党,还有宣党、昆党等等。
6、很多现代阉党欺负大家不会细读明朝史料,不说被罢免的徐泰时、杨文举是罪有应得,也不说孙鑨、赵南星同时罢免自己的亲戚吕胤昌、王三余,更不说内阁报复的虞淳熙、杨于庭、袁黄等并无过错,只说双方各罢免了谁谁谁,想给大家制造东林前身与阉党前身一样党争,一样黑的印象,从而洗白阉党。不过有大司马在,他们这些伎俩是无所遁形的了。
7、當然,樸學浙派存在較明顯的地域性,以兩浙爲中心,傳播未如陽明學派、蕺山學派廣泛。自清初始,浙西之學興,浙東爲主流的格局已發生變化。至浙派興起,浙東、浙西并盛,成就相埒。
8、卷294列传第182 忠义六
9、解释:弗朗西斯·培根在其代表作《新工具》中不仅对经院哲学提出了批判,而且也为了消除人们思想上的各种迷信和僵化,提出了包括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在内的“四假象说”。
10、晚明三大案之梃击案:一根棍子捅破天
11、以下哪篇文章非甘阳的作品?
12、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13、卷275列传第163 张慎言 徐石麒 解学龙 高倬 左懋第 祁彪佳
14、联系邮箱:wuxixhua@1com
15、御史吴亮将它刻在邸抄中,攻击李三才的人大哗。而那时于玉立、黄正宾等人依附其间,颇有轻浮好事的名声。徐兆魁之徒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徐兆魁在奏疏上攻击顾宪成,肆意诋毁。
16、卷292列传第180 忠义四
17、先生曰:“我看‘何莫’二字,与旧说不同:谁人出不由户?谁人不由此道?”
18、汉末党人也好,道学人士也好,东林人士也好,他们德行、能力、政绩等方面都没什么问题,找不出可以攻击的点,而他们的对立面基本上一无是处。但是没有关系,一顶“朋党”的大帽子扣上去,无论他们才德如何出众,皇帝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打击。此即欧阳修所说“小人欲空人之国,必进朋党之说”,吴应箕所说“小人之倾君子,未有不托于朋党之一言”。
19、卷304列传第192 宦官一
20、穆旦的《五月》有意识地把古典诗意和民谣,跟最现代、严酷和沉重的现代感受剪贴对照,与早期新诗倡导的直抒胸臆、直接表现现实的朴素设想不同。(后有节选)
五、顾宪成传原文及翻译
1、胡拱辰 陈俊 林鹗 潘荣 夏时正
2、查勘者并没有找到盗用皇木的实据。李三才家确实是比较富丽,用南杉比较多,但并无证据就是皇木,只因没有从哪里买的票据,查勘者就一口咬定那是皇木无疑,万历就根据这种模糊的罪过把李三才削职为民。浙昆宣党又继续攻讦孙丕扬,孙丕扬不耐其烦,在坚持完第二年辛亥京察后也辞官回家。
3、卷313列传第201 云南土司一
4、明末党争指明末东林党与宦党、浙党之争。明万历时起,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万历三十三年(1605),被明朝政府革职的吏部郎中顾宪成,与同好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他的故乡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
5、D.愚,蕩,賊,絞,亂,狂
6、“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
7、卷146列传第34 张武 陈硅 孟善 郑亨 徐忠 郭亮 赵彝 张信 徐祥 李浚 孙岩 陈
8、释菜礼、释奠礼整个祭祀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季节、日期、时辰、服饰、祭器、祭品等都有区别与具体规定,各设专人,各司其职,主要陪祭人员要提前3天斋戒,修身反省,节制饮食。祭祀活动的目的,是以孔子等先师为榜样,进行儒家思想教育,传习礼仪规范,培养封建社会需要的人才。
9、卷329列传第217 西域一
10、今天,我们很难证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书院与此地的人文荟萃的直接关联。但是,这样的一家书院无疑会熏染无锡的人文环境,而这样的文化氛围,又极有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传承。
11、卷154列传第42 张辅 黄福 刘俊 陈洽 李彬 柳升 梁铭 王通
12、姜采 熊开元 詹尔选 汤开远 成勇 陈龙正
13、于是二人都被罢官,并责备检举何起鸣的四位御史。顾宪成为他们抱不平,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为桂阳州判官。
14、卷265列传第153 范景文 倪元璐 李邦华 王家彦 孟兆祥 施邦曜 凌义渠
15、清儒校勘學,浙派功績亦著。兹編收陶方琦《淮南許高二注異同考》《淮南許注異同詁續補》《淮南參正殘草》、陶濬宣《校讎之學》。朱一新批校《漢書》《魏書》,《重修金華叢書》已收,不重複收録。梁氏例舉盧文弨校《逸周書》、全祖望校《水經注》、孫詒讓校《墨子》、梁玉繩校《吕氏春秋》、嚴可均校《慎子》《商君書》、洪頤煊校《竹書紀年》《穆天子傳》,以及俞樾《諸子平議》、洪頤煊《管子義證》、孫詒讓《墨子閒詁》,以其多有印本、整理本,不收録。
16、其实沈一贯胡作非为,天下侧目,批判他的又岂止东林而已。日本学者城井隆志对此有详细的研究,批判沈一贯的官员一共69人,日后的东林人士不过10人而已,此外还有昆党5人,齐党2人,东林之外的59人中反东林的又有12人,这些成分如此复杂的人不约而同的批判沈一贯,哪来的东林、浙党之争。
17、自“七个人的晚明史”音频课在伯鸿读书会开播以来,获得了书友们的喜爱和支持。通过樊树志先生的讲述,我们仿佛在中国历史风云莫测的时光里,与七段真实可感的际遇相逢。这是历史故事,更是人生经验。
18、卷248列传第136 梅之焕 刘策(徐缙芳 陈一元) 李若星 耿如杞(胡士容) 颜继祖(王应豸等) 李继贞 方震孺 徐从治(谢琏 余大成等
19、解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六言六蔽”曰:“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荡,谓穷高极广而无所止。贼,谓伤害于物。勇者,刚之发。刚者,勇之体。狂,躁率也。”
20、东林人士的崭露头角,与明朝政治体制的演变有很大关系。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