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破沙锅问到底歇后语
1、解释:璺,坼裂。谐声为“问”,今径改用“问”。比喻追根究底。亦作“打破砂锅璺到底”或“打破砂锅问到底”。
2、锅里的包子——蒸(争)上了
3、解释: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4、中国足球便是“今天一个决策,明天一个决策,不明白就瞎整”……直如“三水佬看走马灯——陆续有来”。(羊城晚报2009年8月7日A13版)
5、由于定语的节奏要求比较紧凑,所以形式上的停顿往往省略,如上例。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
8、[成语解释]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
9、另一方面,共同语的歇后语在方言中的变异,有的属于自然变异,就是共同语的某些成分,则方言有对应的不同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方言的歇后语势必产生变异,如普通话的补充成分“破”粤语通常说成“烂”,因此,“打破砂锅问到底”在粤语便自然说成“打烂砂锅(煲)问到底”。
10、两分钱的醋——又酸又贱(联合式)
11、王奶奶和玉奶奶——差一点(联合式)
12、马后炮门外汉迷魂汤开倒车耍花招走过场钻空子吹牛皮碰钉子
13、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
14、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15、黄连水洗头——苦恼(脑)
16、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
17、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布,承前省宾)
18、,吹喇叭下乡——没事找事,
19、“办”与“拌”同音相谐。指事情办起来不容易。
20、古色古香、红墙绿瓦、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美轮美奂
二、打破沙锅问到底歇后语的谐音
1、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
2、这些歇后语,你都知道和会用吗?
3、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4、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5、[反义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6、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璺到底。
7、一家子人筷子挟骨头——三条光棍,没个娘们,日子怎么过呀!(名词性谓语,《艳阳天》卷一1页)
8、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比喻问题追根究底。
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10、前一句“引”在前,“注”在后,属于常态,后一句“注”在前,“引”在后,属于变形。
11、大肚子踩钢丝——铤(挺)而走险
1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月光如水、玉兔东升、月明星稀、明月高悬、群星闪烁、众星拱月
1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16、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7、“息”与“熄”同音相谐。釜(fǔ):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柴。奄(yǎn)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从锅底下抽掉柴火,火焰即将熄灭。指气息微弱,生命已到了最后关头。
18、糨子倒在床上——糊涂一辈(被)子
19、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魏琼
20、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三、打破砂锅问到底歇后语的下一句
1、黑瞎子吃酸枣——满不在乎(摘核)
2、但仔细一想,是巧妙地用了谐音,引出有趣而耐人寻味的结果,
3、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吕蒙正云)端的是谁打了来?(正旦唱)打破砂锅璺到底,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4、狗头上长角——装样(羊)
5、滚水锅里煮棉花——熟套子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7、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8、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解释:亦作“打破砂锅璺到底”。比喻追根究底。亦作“打破砂锅璺到底”。璺,坼裂。谐声为“问”,今径改用“问”。
9、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12、八十岁老汉吹喇叭——上气不接下气
13、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1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5、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16、明人不做暗事牛头不对马嘴
17、饺子破皮——露了馅
1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0、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四、打破砂锅问到底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1、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
2、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苏步青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细雨如丝骨瘦如柴骄阳似火月光如水
5、一丝不苟五湖四海九死一生百家争鸣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独树一帜五体投地十万火急十拿九稳百闻不如一见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6、②前一部分描述的虽非奇特意象,而是现实的事物,但因为后一部分的注解别有情趣,也可能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如“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要饭的借算盘——穷有穷打算”、“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7、响鼓不用重槌——一点就通(嗵)
8、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难。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歇后语还可以在复句中充任分句,以充当前面的分句为多,例如:
11、有眼不识泰山冤有头债有主真金不怕火炼
12、他考了60分,还黑瞎子吃酸枣——满不在乎(摘核)的样子,把妈妈急坏了。
13、(1)喻义。许威汉(2008)说:“喻义依靠比喻部分作提示,解说部分为前边比喻的推断或为进而‘引寓’的新意。”(132页)如:
14、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地无银三百两、打开天窗说亮话、
15、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表现力独特,给人以深思和启迪,体现出了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7、他以前骑过摩托车,所以教他开汽车很容易,响鼓不用重槌——一点就通(嗵)。
1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9、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0、(引申):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五、打破沙锅下一句歇后语是什么
1、(出处):见“打破沙锅问到底”。
2、“引”“注”在语法构成上具有多样性,可以是名词性的短语,也可以是谓词性的短语,我们先来看“引”的构成。
3、神采奕奕垂头丧气满面春光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闭目养神得意洋洋
4、“动”与“冻”同音相谐。心:本指事物的中央或内部,转指心思。指思想感情等发生了波动,或产生了某种想法。
5、拼音:(qiǎnchángzhézhǐ)
6、赶鸭子上架、贵人多忘事、无风不起浪、无巧不成书、
7、神智稍微清醒,他狠歹歹地说:“好你个黄毛丫头,王八吃秤砣,你真铁了心啦!”(《野火春风斗古城》131页)
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9、又红又专又松又软又细又软又唱又跳又说又笑又大又红又大又甜又香又甜又高又大又圆又大人山人海有声有色无影无踪
10、树枝做拐杖——光出岔(杈)子
11、投稿、合作请发送稿件至:bzrw@foxmail.com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4、(拼音):dǎpòshāguōwèndàodǐ
15、广州地区传媒的有些歇后语就来自粤语,例如:
16、千里送鹅毛一鼻孔出气一问三不知
17、意思: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18、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