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名句及翻译赏析
1、(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2、00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翻译一下,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4、(译文)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6、039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7、(赏析)孔子的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不喜欢有好的生活环境,他为的是向各国统治者推行自己“仁”的思想,实践自己提出的“仁”。仁德的起源和推广都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再推己及人,彰显仁德。
8、(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1、050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2、注释:君子成就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13、(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5、(赏析)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往往想让别人来承担,但是若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不管谁来承受结果,其最后的性质是不会变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战在对方的立场想想,这应该是我们终身奉行的做人的原则。
16、这问那。”孔子听到后说:“这正是知礼啊!”
17、(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8、苦夏之燥,不如修心养性,修心养性,必读《论语》。
19、100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二、论语名句经典及译文
1、Toknowwhatitisthatyouknow,andtoknowwhatitisthatyoudonotknow,—thatisunderstanding.
2、赏析: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岁寒比喻污浊的社会或艰苦的环境,松柏则象征着君子。
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赏析: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被当事人用于一律接受他人的批评的情况比较少见。更多的情况是家长、老师使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个原则来教导孩子们无须为师长的批评生气。对师长的批评如果能够做到无则加勉,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帮助。
5、(赏析)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话。曾子是儒家学派中强调内省、修养的有力倡导者,他自己也以此严格要求自己。他告诫人们: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谨慎。
6、(译文)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7、(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8、(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9、(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1、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12、(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3、(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4、(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5、(赏析)一个人只有怀着对道德和学问的崇敬之情,不断地开拓进取,学习别人的优点,填补自身的不足,在生活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时常提醒自己的道德和学问还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这些可能就是作为老师们的通病吧!
1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鸟将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说的话是善意的。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8、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译文: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1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0、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却以衣食粗劣为可耻,就不值得同他讨论什么问题了。”
三、论语的名句及翻译
1、翻译: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翻译:意思是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4、(直译)机智的人动而不括故乐,仁厚的人静而有常故寿。
5、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6、(赏析)典型的“明星”意识。一个人只要对大众有一定程度的贡献,还愁别人不认识你,还害怕没有知己?所以,没必要为了别人不知道自己而担心,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样做了,即使身处陋室也是光芒万丈。
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8、 恶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西文)ElMaestrodijo:¨Lossabiosestánlibresdedudas;losbenevolentescarecendedesaosiego,ylosvalientesnotienenmiedo.¨
10、翻译:对于别人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加以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好让自己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11、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13、(译文)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14、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15、(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指出仁者必须直言正色,要诚实。仁,绝非外在的华丽,矫揉造作只能是伪善,那种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7、君子团结人而不搞拉帮结派,小人只搞拉帮结派而不团结人。
18、(译文)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9、(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0、赏析: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应当是“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一致,说话一定要算数,行动一定要坚决、果断。
四、论语名句原文及翻译
1、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2、(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3、(赏析)这是孔子的话。孔子不仅把仁、义看作是道德的体现,也把敢不敢行仁仗义看成是一个人的道德体现,这就是道德的勇气。所以孔子非常强调智、仁、勇这三种美德,认为智、仁、勇是“天下之达德也”。当然勇也需以礼来节制,不然要出问题。为此,他又说:“勇而无礼则乱。”“义”、“勇”之间的关系,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这些道理,阐述得非常深刻。论语经典名句翻译与理解3朝闻道,夕死可矣。
4、(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8、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9、(赏析)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嫉妒或厌恶,而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会讥笑或轻视,沾沾自喜,这都是不好的处世观念,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不断进步。
10、(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11、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2、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13、翻译:指的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可理解为,人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1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5、赏析:你向别人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老师,哪怕是再简单的问题,只要别人理解,而你又不知道,哪怕你是这个问题所涉及领域的专家,却也恰恰不会,就该去问。
16、(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17、(直译)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18、(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20、(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五、论语名句译文
1、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3、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6、(赏析)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要有大作为。这是孔子批评他的学生在白天睡懒觉时说的一段话。
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时候,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8、(西文)ElMaestrodijo:¨Cuandoveáisaunhombremeritorio,intentadponerosasumismaaltura.Cuandoveáisaunhombrenovirtuoso,reflexionadsobrevuestropropiocomportamiento.¨
9、(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10、(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
11、赏析: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
12、024 巧言令色,鲜矣仁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05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5、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着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1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2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