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1、出自《韩非子》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头雕刻了一只装珍珠用的匣子,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里面的珍珠还给了他。
2、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
3、今后再带孩子出去旅游的时候,可以走到哪儿就聊聊当地发生的成语,寓教于乐,让知识融入孩子的生活,让多学科的视角从孩子的身边打开。
4、不耻下问问道于盲盲人瞎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人之美美不胜收收回成命命中注定定时炸弹弹尽粮绝绝无仅有有机可乘乘机而入入木三分分秒必争争权夺利利欲熏心心安理得得意洋洋
5、象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就叫做“暗箭伤人”。不过,作为成语却并不限指以暗箭为凶器,凡是采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里伺机伤害别人的,都可叫做“暗箭伤人”。这里不妨讲一讲关于宋朝人刘攽(bīn)的故事。
6、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7、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望梅止渴
8、鬼鬼祟祟熙熙攘攘战战兢兢兢兢业业沸沸扬扬
9、杨朱特地请老子到家里请教问题,老子给他将各种各样的为人,圣人都是看心智的而不是看外表,凡人则看中人的外表。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都是蛇身人面,牛头虎鼻,没有人的外表。而夏桀、殷纣、鲁桓、楚穆这些人面兽心的家伙危害人间。
10、白话文:“井底之蛙不可以谈论大海的,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
11、入木三分、呕心沥血、才高八斗、伯乐相马
12、寓意:买了放珍珠用的盒子,却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3、战国时期,魏安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却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争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赢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辕北辙一样。魏安王决定不打仗了。
14、掩耳盗铃: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画蛇添足:意为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借以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5、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着丰厚的薪水。
16、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17、“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18、除了我上面说的成语结合历史、典故、传说等特点外,这套书还有很多细节处理让人啧啧称赞。
19、这里所谓的“暗箭子”,也就是暗害他人的冷箭。刘攽不愿意参与暗害他人的阴谋勾当,所以他说不充当暗箭子。(关于“鸣鼓”的典故,可以参看“鸣鼓而攻”)
20、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二、出自故事的四字成语
1、“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2、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3、(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4、译文: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5、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6、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
7、栗子坳社区苓理支部等党组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周三社区工作日”活动。
8、释义: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9、突然,北墙上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细细观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
10、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11、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12、分庭抗礼、奋不顾身、风吹草动、风声鹤唳、奉公守法、负荆请罪、负隅顽抗、负重致远、赴汤蹈火、覆巢无完卵、覆水难收、感恩图报、高枕无忧、各得其所、各自为政、
13、在古今的地图对比中,看得见朝代的更迭,疆域的变化。在成语和起源地的结合里,找得到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的特色。
14、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妻子大吃一惊,她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枯死了。
15、(故事)齐威王,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齐威王原为侯,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使之齐威王有自知之明。
16、(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17、项庄舞剑、下笔成章、天衣无缝、呆若木鸡
18、画饼充饥、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患得患失、黄梁一梦、火树银花、鸡口牛后、鸡鸣狗盗、坚壁清野、间不容发、见猎心喜、江郎才尽、胶漆相投、嗟来之食、惊弓之鸟、
19、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20、寓意: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三、成语故事
1、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2、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3、阳春白雪、叶公好龙、夜郎自大、一败涂地、一暴十寒、一不做、二不休、一代楷模、一发千钧、一傅众咻、一鼓作气、一国三公、一挥而就、一夔已足、一毛不拔、一鸣惊人、一木难支、一诺千金、一钱不值、一窍不通、一丘之貉、一日千里、一叶障目、疑邻盗斧、以古非今、以管窥天、以规为滇、以邻为壑、以卵击石、以貌取人、以强凌弱、
4、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5、抛砖引玉、磨杵成针、庖丁解牛、凿壁偷光
6、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7、这套《藏在地图里的成语》,与《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一样,知识呈现多元而有趣。这是一套将成语、历史、名人、寓言、神话、典籍和地理生动结合的成语故事书。符合语文新课标要求,与新课标推荐课外阅读主题匹配度高,提升文字、阅读、写作、综合学习能力。
8、★寓言故事的成语合集大全
9、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11、附赠的这张大尺寸的《中国成语地图》上,我们可以找到整套书88个成语发源地。
12、从今往后,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那被兔子撞上的树根,等着下一个兔子来撞。
13、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出自《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守株待兔: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梅止渴望: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南朝宋刘义庆
14、成语接龙部分:成语接龙,是一个既考察词汇量又锻炼思维的游戏,用来作亲子互动,或是让孩子跟朋友一起玩,都能从欢笑中获得很多启发。
15、赵括纸上谈兵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还对他委以重任,结果招致惨痛失败。看来,教条主义的危害是不可轻视的。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4:邯郸学步战国时候,燕国有个青年人,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特别有风度,他们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又潇洒又优雅,那姿势特别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要去赵国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上盘缠,跋涉千里,专程赶到邯郸一心要学邯郸人走路的样子。
16、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
17、“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18、(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19、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成语虽然短小精悍,只有寥寥几个字,但背后都是有故事、有文化背景的,了解这些,既能帮孩子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也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20、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四、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1、碰上生僻字,书里也给了注音。
2、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3、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
4、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5、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6、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燃眉之急
7、描写美的景和物:
8、见多识广望而生畏察言观色一视同仁一览无余
9、(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10、多重手段叠加,从认字、识词到造句、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对成语脱口而出,也是狠抓了一把孩子的语文基础。
11、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12、(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3、和《地图上的古诗词》一样,出版社给每个成语都配套了音频讲解,是由上海戏剧学院资深讲师张大鹏播讲的。
14、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15、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
16、鹬蚌相争、刻舟求剑、鹏程万里、守株待兔
17、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做人要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不要因为诱人的利益就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来自历史的寓言故事的成语篇二:毛遂自荐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一直默默无闻,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18、对于孩子来说,学好成语,不仅有利于识字、写作与交流,更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捷径,这套《藏在地图里的成语》生动地将历史、名人、寓言、神话、典籍等等结合在一起,让学习成语变得更加有趣,这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阅读材料。
19、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篇五: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20、(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五、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00个
1、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2、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3、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4、(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5、今天就到这里,请您把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受益。
6、还有成语接龙、生僻字注音、爆笑漫画、看图猜成语、拓展阅读等非常有趣的内容,一点都不死板,让人忍不住翻阅下去。
7、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5
8、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9、千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
10、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11、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2、城狐社鼠、乘风破浪、乘人之危、乘兴而来、程门立雪、痴人说梦、寸草春晖、打草惊蛇、大笔如椽、大材小用、大腹便便、大公无私、大逆不道、大器晚成、当局者迷、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当务之急、道听途说、雕虫小技、东施效颦、对牛弹琴、多多益善、尔虞我诈、二桃杀三士、发奸擿伏、发蒙振落、罚不当罪、返老还童、防微杜渐、分崩离析、分道扬镳、
13、有句话说,一个单词用上三次,这个单词就是你的了。通过这几个游戏环节,孩子在玩中学习,能快速的理解成语、记住成语。
14、白话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15、东倒西歪反败为胜以少胜多
16、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17、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18、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19、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20、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