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友情的成语故事
1、(出处)宋·文天祥《文山全集·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2、意气相投: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3、(释义)在大风雨 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4、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5、缟纻之交:缟纻:缟带和纻衣。指交情笃深。
6、(听)成语故事:初出茅庐l坐得住的诸葛亮
7、刎颈之交,出处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8、是伯牙碎琴吧!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但遗憾的是,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9、为此,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往鲁国,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往莒(jǔ)国。
10、写下你认为正确选项数字
11、首先大家看着这第一幅图,看着这蓝蓝的大海,还有那字框里面的哀叹声,心中定是已有答案,不就是望洋兴叹么?这个成语最早是来自《庄子·秋水》,喻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或因力不从心而无可奈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歇后语,“站在海边打咳声”
12、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13、(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14、有一年,管仲当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当了另一位公子小白的老师。
15、有一天,海力布去打猎,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了一条小白蛇,他把老鹰射伤了,救了小白蛇。小白蛇想报答海力布,请求爸爸赏赐海力布一些珍宝,谁知海力布不想要珍宝,只想要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就是这样,海力布就得到了宝石。
16、(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17、(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18、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贝勃效应。讲述是有个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这就是贝勃效应。
19、这个暑假,“小学语文教师”与你共同进步!
20、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二、关于交友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1、后来,齐襄公被杀,两位公子争先赶回去当国君,路上,管仲放箭射中跑在前面的公子小白,公子小白没有死,鲍叔牙护送他赶回齐国,他当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2、(释义)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
3、这就让魔法兔大礼帽把今天的故事讲给你听!
4、(释义)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5、海力布拥有宝石后,打猎就方便多了,分给大家的猎物也多了,这样就过了几年。有一天,海力布在深山打猎,听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于是就急忙跑回家告诉大家快点儿搬到别处,但是大家都是无动于衷。
6、管鲍之交说的就是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感情很好。
7、(解释)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8、海力布这才知道焦急是没用的,再迟延,灾难就会夺去乡亲们的生命,所以他就把整件事一五一十告诉大家。刚刚说完,海力布就变成了石头。乡亲们都很伤心,于是就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9、管宁割席: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10、西汉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是为舍命之交。
11、(反义成语) 点头之交
12、枝附叶连:比喻上下关系紧密。
13、(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14、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平寒老友。
15、(释义)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别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比喻真诚待人。
16、他觉得陈重的学问比自己好,因此就去见主考官,希望把自己的功名让给陈重。
17、(胶漆之交)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胶和漆,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故把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称为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
18、高山流水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这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说了:“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心里很惊讶,因为他心里正想表现高山呢,就被听出来了。俞伯牙心想:我换一个主题,我表现流水,看你还能不能听出来。谁知,钟子期一听,又说:“洋洋兮若江河。”不管俞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音乐表现的内容。于是乎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知音。但是,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
19、春秋时期,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却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一次他于江边乘兴弹琴,引得岸上的樵夫钟子期驻足观望,钟子期赞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俞伯牙惊讶不已,终于找到了理解自己的知音。
20、写下你认为正确成语关键词的选项数字
三、关于友情的成语故事简短
1、(释义)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
2、小伙伴们,你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呢?你们之间能够做到理解对方、多为对方考虑吗?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朋友,而遇到好朋友更是应该好好珍惜。就像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之间的友情真是让人羡慕。我们也好好用心发现,身边的好朋友,让珍贵的友谊陪伴我们成长吧!
3、《山海经》中有记载,有一种犀牛长有三只角,一角长在头顶上,一角长在额头上,另一角长在鼻子上。鼻子上的角短小丰盈,额头上的角厥地,头顶上的角贯顶,其中顶角又叫通天犀,剖开可以看到里面有一条白线似的纹理贯通角的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角中有贯通两端的白色纹理线是犀牛所特有的,普通的牛角是没有的。
4、每天听一个成语故事,与孩子共同成长!
5、入幕之宾: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6、大朋友就能亲自把这个成语解释给小耳朵听啦
7、(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8、(出处)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假设海力布没有说出宝石恶秘密,而是自个逃命去了,那些固执的不相信他的人,不就真的只能在地狱里大吃后悔药了!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见棺材不落泪”!人们看到事实才愿意相信,可是往往那时候已经晚了。这也是许多人的悲哀!
10、两位公子都是齐襄公的兄弟,齐襄公为人无情无义,心毒手辣。
11、旧雨重逢:旧雨:老朋友的代称。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12、贵在知心: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13、今天杏儿姐姐要讲的成语故事是《心有灵犀》。成语出自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4、这位不惧君王之威的官员就是杜伯的好友——下大夫左儒。
15、左儒对周宣王说:“臣闻尧有九年的大水之患,还能做成帝王,商汤有七年的旱灾,也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天下称颂的明君。君王如果杀了杜伯,臣恐怕国人把天下出了妖孽的事情传扬出去,如果被外邦人知道了,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请大王宽恕他吧。”
16、后来两人相约次年的八月十五再次相会,然而造化弄人,第二年钟子期去世,俞伯牙伤心不已,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以纪念知音。
17、(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18、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19、丹之所藏者赤: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
20、金石之交:比喻象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四、友情有关的成语和诗句
1、左儒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朋友关系,更重要的是较真品质。纵观中华文化和历史,发现中国官场最稀缺的竟然就是这种“左儒精神”,在威权面前不仅不敢坚持真理,甚至阿谀奉承、助纣为虐,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多灾难和损失,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2、乌云气势汹汹地向白云挤过来了。
3、(近义成语) 生死之交
4、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多朋友,但是真正的知己却可遇不可求。而管仲和鲍叔牙就堪称知己。管鲍之交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特别是管仲当年说的那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如雷贯耳,发人深思而又催人奋进,也带给人们恒久的启示。
5、契若金兰: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6、(解释)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7、笙磬同音: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8、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9、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10、人自以为是世界的主宰,岂不知连井底之蛙都不如!
11、乌云赶跑了,大家的眼睛一下子明亮了。
12、故人之意: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13、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成语故事《管鲍之交》。这个成语故事里,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儿好朋友,他们相互理解、凡事都为对方考虑,这让他们之间的友情越来越深厚。他们之间都有那些故事呢?小伙伴儿们,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4、(释义)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15、李郭同舟:以之比喻知己相处。
16、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7、管鲍之交,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18、(释义)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19、亲密无间(qīn mì wú jiàn)
20、清风明月: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五、关于朋友的成语故事简短
1、(注音)mò nì zhī jiāo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交谈说:“谁能以无为头脑,以有为脊背,以死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觉得莫逆于心,就相互结为好朋友。 (出处)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大宗师》
2、诗朋酒友:作诗饮酒的朋友。
3、(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4、但是,小耳朵,魔法兔大礼帽要告诉你,这只是一个比喻,“两个人”就是“两个人”再好也不可能变成“一个人”。
5、(高山流水)典故: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6、(听)成语故事:铁面无私l被冤枉的大石头
7、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是管仲和鲍(bào)叔牙。
8、志同道合:道:道路,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9、千里结言:指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10、(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11、(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12、明月清风: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13、(释义)比喻彼此之间真诚相见。
14、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15、往期回顾(点击题目,即可收听)
16、欢迎加入上海社区工作者备考交流群:833121969
17、人往往有“从众”心里。有些人,一听说某件事,大伙说好,就以为一定好;大伙说坏,就以为一定坏。很少有人自己冷静下来,理智的思考一下事情的利弊。
18、(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9、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
20、敬如上宾:上宾:尊贵之客。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