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木求鱼
1、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2、yuánmùqiúyú
3、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4、齐宣王笑了笑,却不作答。孟子问:“是因为好东西不够吃?好衣服不够穿?是没有艳丽的艺术品可看?没有美妙的音乐可听?还是因为侍候你的人太少?……而这些你都不缺啊……”
5、孟子问:“您最大的欲望是什么?”
6、只见那鱼很奇怪,长着四只脚。看起来像爬行动物。这是弹涂鱼。那人说道弹涂鱼有鳃,是真正的鱼,一类进化程度较低的古老两栖类动物。弹涂鱼喜欢在烈日下跑来跑去,所以需要随时使身体保持湿润,否则就会死亡。它们的身体结构变动得很少,还必须定时把身体浸在水中。仅仅在嘴里含口水来吸取氧气是不够的,弹涂鱼要经常保持身体的湿体以防止危险的脱水现象。因此弹涂鱼的所有活动都在水塘边进行。
7、做事要讲究方法,切不可缘木求鱼。
8、★含有近义词的成语集锦(2)
9、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思想就得转变,缘木求鱼是行不通的,那样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10、(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1、鱼,不能写作“渔”。成语典故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12、你想事业成功,却只靠烧香拜佛,这和缘木求鱼有何区别?
13、但为何“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一只*st中安(600654)就让他亏损70%,让他大败亏输失去了再战的资本与勇气。
14、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15、孟子说:“大王动员全国军队攻打别国,这是为什么?”齐宣王回答说:“为了满足我最大的欲望。”
16、但仅仅寄希望于自律,对于嗜痂成癖者恐怕也犹如缘木求鱼。
17、(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8、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屠夫)大吃一惊。
19、(近义词):刻舟求剑、以冰致蝇、竹篮打水、海底捞针、煎水作冰、水中捞月、
20、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二、缘木求鱼出自于哪本书
1、生命自水时感到幸福的时刻太少也不就下得曾经在那命运善待缘木求鱼想太多太执为你出地生不下么天十人会天年不幸家对糟糕了们可救药
2、孟子说:“假定邹国和楚国打仗,大王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
3、孟子问齐宣王:“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4、★守株待兔成语解析及寓意
5、意思:形容徒劳的强求。缘:沿着,顺着。
6、(近义词):刻舟求剑竹篮打水海底捞针水中捞月缘山求鱼守株待兔
7、NO.64NO.65NO.66NO.67NO.68NO.69NO.70
8、见过舍近求远的,没见过你这种缘木求鱼的。
9、常浪费金钱,也因事业上多情屡次失败,此人有色情之念易误招一生的不幸,宜谨慎相处。兔年生的人敏感,记忆力强,有慈悲心。守秩序,坚强、谦让、沉静独立、审美有渐渐衰微之兆,所以前运应积俭,以待老年之用。
10、磨砖成镜(mózhuānchéngjìng)
11、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比喻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往复。
12、缘木求鱼成语近义词
13、(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4、你用这种方法赚钱,无异于缘木求鱼,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15、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16、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17、也说求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根本不懂的人请教。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18、想不用功而取得好成绩,就像~,那是不可能的。近反义词
19、近义词:水中捞月、缘山求鱼、竹篮打水。
20、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做事达不到目的。
三、缘木求鱼的缘
1、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
2、(出处):《后汉书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3、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4、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5、(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6、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7、“缘木求鱼”成语故事:
8、译文: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
9、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0、NO.71NO.72NO.73NO.74NO.75NO.76NO.77
11、缘木求鱼的意思是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12、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呢。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却也没有什么后患。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费劲心力去干,后面一定会有灾祸的。”
13、孟子说:“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自己君临中国,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14、缘木求鱼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国国君齐宣王想动员军队去攻打其他国家,用武力一统天下。孟子听后就劝他放弃武力,采用仁慈的政治措施。孟子对齐恒王说:“大王如果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就好比‘缘木求鱼’,结果肯定是徒劳无功,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造成祸害”。缘木求鱼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是"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沿着;木:树干、树木,意思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用来比喻做事情方式或者方法不对,后果就是徒劳无功。缘木求鱼是一个贬义词,近义词是水中捞月、缘山求鱼、竹篮打水、南辕北辙、抱薪救火。
15、背城借一背:背离。借:凭借。背向城池和敌人进行最后一战。多指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
16、学习上搞缘木求鱼那一套是行不通的。
17、意思是爬到树上去寻找鱼儿
18、《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19、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
20、齐宣王企图称霸天下,孟子劝他放弃这个念头。孟子说:要统一天下,应从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入手,使百姓生活安定,人心归服。靠武力行霸道,是行不通的。(参看“明察秋毫”)
四、缘木求鱼出自
1、孟子便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是为了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为了艳丽的色彩不够看呢?是为了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还是为了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呢?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够尽量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
2、竭泽而渔是排尽湖水或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根本不具备的功能。它要求我们立足整体和长远。
3、曰:“否,吾不为是也。”
4、孟子问齐宣王:“大王动员全国军队攻打别国,这是为什么?”
5、那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可是等了好多天,都一无所获。
6、NO.8NO.9NO.10NO.11NO.12NO.13NO.14
7、NO.29NO.30NO.31NO.32NO.33NO.34NO.35
8、及锋而试及:趁着。趁着刀锋利的时候试用一下。比喻趁着力量强大或时机成熟时采取行动。
9、水中捞月(shuǐzhōnglāoyuè)
10、(近义词):水中捞月、缘山求鱼、竹篮打水
11、孟子说:“恐怕比这更要严重。缘木求鱼,至多得不到鱼,却还不致有什么祸害。但以你这样的办法想满足你的欲望,不但不可能达到目的,而且后果不堪设想!”
12、战国时候,齐国国君齐宣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采用仁慈的政治措施。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如果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就好比‘缘木求鱼’,结果肯定是徒劳无功,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造成祸害。” 齐宣王觉得孟子的话很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劝告。 “ 缘”在这里是沿着、顺着的意思,“木”指的是树木;“缘木求鱼”就是沿着树木爬上树去找鱼。 树上怎么会有鱼呢?当然没有啦!所以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方向、方法错误,或违反客观规律,结果当然无法达到目的。
13、大王假如能实施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你的朝廷上来做官,天下的农夫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旅行,天下仇恨本国国君的人都想到您这儿来控告。果然做到了这些,还有谁可能与您为敌呢?
14、煎水作冰(jiānshuǐzuòbīng)
15、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16、问道于盲(wèndàoyúmáng)
17、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树捉鱼,最多是捉不到,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以武力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欲望,不但达不到目的,其后果不堪设想啊!”
18、宣王说:“竟然有这样严重吗?”
19、古时候,有个人他去爬树。有人问他:你爬树干什么?那人说:我爬树去抓鱼。然后那个人就笑了,说:你这样爬树,是根本抓不到鱼的!可是爬上树的却坚定的说:我必定能抓到鱼!
20、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五、缘木求鱼为标题写一段话300字
1、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2、NO.50NO.51NO.52NO.53NO.54NO.55NO.56
3、NO.43NO.44NO.45NO.46NO.47NO.48NO.49
4、聚精会神聚:聚合。会:会合。指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专注。
5、0向他这种吝啬鬼募款,无异缘木求鱼,徒劳无功。
6、是的,让一些正在大赚特赚的人们说他们所在的市场有泡沫,无疑是缘木求鱼。
7、这两个成语都是讲:做事首先要选对方法、方向,才有可能成功;如果方法不对或方向与目的相反是不可能成功的。
8、他想:这家伙必输无疑!我是这场打赌的胜利者。
9、今年上半年弟兄们加倍努力,实现了14亿的销售(见上面的图),准备庆功宴!等等,老大,我们有应收款21亿呢,不怕,先大吃一顿再说!
10、好,那就打个赌,你抓不到鱼就给我十文钱,你抓得到鱼我就给你十文钱。
11、解释: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12、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13、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4、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15、缘木求鱼的意思:缘木,指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翻译过来就是: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近义词:刻舟求剑、以冰致蝇、竹篮打水、海底捞针、煎水作冰、水中捞月井中求火、鼠穴寻羊、却行求前、守株待兔、钻火得冰、问道于盲反义词:瓮中捉鳖、顺藤摸瓜、探囊取物
16、物以类聚同类的东西聚集在一起。
17、★幼儿必读成语故事5篇意思是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缘木求鱼的字面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者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缘木求鱼的成语典故是,在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宣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采用仁慈缘木求鱼(yuánmùqiúyú)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yuánmùqiúyú)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有欲;犹...
18、是一个公益国学课堂,每周一至周五推出。
19、“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战国时的齐宣王因为仰慕春期时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业,想通过发动战争来扩张领土,树立威信,使自己称霸于天下。原义是爬到树上去找鱼。现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20、神来之笔在神灵帮助下写出的诗文。形容语句精彩传神。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