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
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5、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7、气吞万里的海洋,何等浩潮壮阔!但它总是那么谦虚,始终把自己放得很低,因而能容纳百川的水流,吸收地球的雪雨。——中国锦言
8、《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仅五百九十一字。是道教炼养术重要典籍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
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0、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1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2、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3、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15、谦逊能够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16、(译文)谦虚待人,必有很多人亲近你;骄傲自大,必有很多人离开你。
17、古人认为雪夜拥被读书和围炉夜话乃人生的两件乐事,对现代人来说,送走喧嚣的白昼,能炉边灯下静读,又何尝不是至乐?灯火夜深书有味,漏风独语为您娓娓道出琐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一起细细品味《围炉夜话》中的情趣吧!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0、我们应该谦虚,因为你我都成就不了多少。我们都只是过客,一世纪以后都完全遗忘。生命太短促,不能老谈自己微小的成就来教人厌烦,且让我们鼓励别人多谈吧。
二、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名言
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2、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5、10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春秋)管仲《管子•牧民》
8、(译文)尊敬别人,不仅是尊敬别人,也是一种自尊;重视别人,不仅是重别人,也是一种自重。
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10、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11、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12、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3、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14、(译文)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言语,但是以其花朵的美丽全吸引人们,来观看的人多了,地上就踩出了一条小路。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8、“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1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三、中华传统的美德的格言
1、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5、古代·美德·国学·文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9、有关于谦虚的句子摘抄
10、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1、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
12、(译文)以弘扬仁爱精神自身的责任,这种责任难道不重大吗?死了才停止事业。这种目标难道不远大吗?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5、(译文)治家,不能靠一种财宝;治国,不能靠一种方法。
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17、陈眉公,清代小品文作家,其所著《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4篇,共231条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格言,谓生活中总要睁着一只眼睛,不能糊涂;人非无情物,如何潇洒,欲有一番作为,必须脱俗;人生何处无烦恼,超然空灵,才能享受文学家所拥有的那种品味和灵秀。
18、——(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19、后来,他在楚国做了大官,楚王给他的待遇非常好,出门就有上百的仆人、马车跟随,府中粮食也很殷实,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但是他却没有因荣华富贵而欣欣自喜,反而经常感叹,可惜父母去世的早,没有好好地孝顺父母、父母没能享福。如今,哪怕再想给父母百里之外去送米,也不可能了!和父母一起过好日子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20、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四、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
1、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2、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3、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5、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
6、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7、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篇》。
8、《常回家看看》这歌也唱出了不少老人们的心声。当父母老的时候,他们不是希望我们给他们多少钱,也不是吃多好穿多好。多尽点孝心多陪陪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对他们多点关心多点爱心多点耐心,不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科航路学校诵“孝”活动不正是基于这吗?
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1、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12、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我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斯大林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5、《童蒙须知》是朱熹一部重要的蒙学著作。具体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入小学前的孩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
16、《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五、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句子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有关传统美德的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4、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5、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6、(译文)知道错误不困难,改正错误才困难;说得好不困难,做得好才困难。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8、1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13、励志·学习·理想·梦想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1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17、师者,人之模范也。
18、让一得百,争十失九。——马克
19、丁兰,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禀告,回家后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20、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