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西湖的诗句古诗
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3、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4、《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苏轼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5、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6、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黄任《西湖杂诗》
7、雁惊弓易散,鸥怕鼓难驯。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拥身。
8、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9、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10、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2、云树分三驿,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1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14、“潋滟(liànyàn)”的意思是: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15、自然闲兴少,应负镜湖春。(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白居易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16、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无比美妙的风光,很多人见证了西湖的美景。白居易和苏东坡都有着诗人和美学家的欣赏眼光,并用精美的诗句表达出来。他们在自己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把这种美和诗意传递给万千读者,让大家一起体会美景带给人们身心愉悦的感受。
17、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18、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
19、西施是战国时期的浙江诸暨人,经常在河边洗衣服,河边的鱼看到西施后,觉得西施太美了,都沉到河底了,所以人们称西施为沉鱼;王昭君是西汉时的美女,嫁给匈奴后走到塞外时,大雁看到她的美丽,忘了扇翅膀从空中掉了下来,所以王昭君被称为落雁;貂蝉是东汉时的美女,据说貂蝉在拜月亮时,月亮觉得自己没有貂蝉漂亮,就躲在云朵后面了,所以貂蝉被称为闭月;杨玉环是唐朝人,他非常喜欢花,有一次她在摸一朵花时花马上萎缩回去,连花儿都觉得杨玉环比自己漂亮,所以杨玉环被称为羞花。这四个美女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关于他们的故事,小朋友们长大了可以看看。
20、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二、关于西湖的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1 (宋) 黄庭坚
3、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风,满座凉;莲,入梦香。写西湖的诗句古诗题临安邸
5、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6、湖上画船归欲尺,孤峰犹带夕阳红。
7、君不见灞亭耐事故将军,醉尉怒诃如不闻。
8、《水仙子·西湖探梅》元代诗人杨朝英
9、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10、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11、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12、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13、记一经行皆昨。十万人家空翠里,借姮娥、玉鉴相依约。
14、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
15、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6、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17、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18、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19、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故事,就逐渐传开。
20、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
三、赞美西湖的诗句
1、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3、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4、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比刚才的更加精彩!因为是早春,很多花都开了,东一团,西一簇,好像有点乱,你都不知道先看哪个好了。小草刚刚长起来,只稍微比马蹄略高一点。刚才的早莺和新燕是在看天上,是春天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而“乱花”和“浅草”是在看地下,是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植物。“早莺,新燕,乱花和浅草”,这四种意象把春天的景象描写的非常全面和细致。诗人的用词也非常精确,即充满了诗意,又让人理解起来非常轻松,这就是白居易的风格。
6、出动刀枪队,归生道路尘。雁惊弓易散,鸥怕鼓难驯。
7、我本无家更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8、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9、《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10、描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杭州西湖是和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有着密切联系的。西湖的美,首先是被历代文人认识并逐渐开发的。可以说,没有众多文人的描绘歌咏,西湖是不会如此受人推崇的。
12、船入芰荷香处去,人从云水国中还。似寒如暖清和在,欲雨翻晴顷刻间。
13、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苏轼描写夏季西湖景色的古诗(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赏析):
14、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15、各携红粉伎,俱伴紫垣人。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
16、《卜算子·蜀客到江南》年代: 宋 作者: 苏轼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17、《饮湖上,初晴后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8、立换登山屐,行携漉酒巾。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
1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0、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四、苏轼描写西湖的诗
1、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4、《饮湖上,初晴后雨》年代: 宋 作者: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拣几处好的梅景,在那里提壶饮酒。对着壶中的美酒,看着眼前花如笑颜般的倒影,倘若无钱饮酒,自然可以典当自己的宝剑来换酒喝,尽可醉倒在这西湖!
6、曾向黄河望冲激,大鹏飞起雪风吹。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8、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西湖留别》
9、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10、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12、描写长城的古诗《古意》(宋)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3、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4、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6、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有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房琯刺汉州时所凿))杜甫旧相恩追后,春池赏不稀。
17、仙人自爱楼居好,六面山屏晓镜妆。《西湖杂诗》之六清·沈曾植
1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9、陆游也有“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10首描写西湖的诗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20、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白居易《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五、关于西湖的诗句有哪些
1、人生得意须年少,白发茏锺空自笑。
2、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3、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空。
4、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5、“空濛(méng)”的意思是细雨迷蒙的样子,“濛(méng)”还有一种说法是“蒙”;
6、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清田庶《西湖柳枝词》
7、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8、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
9、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10、仔细想一想,这其中,与西湖关系最为密切的算是苏轼先生了。
11、《满江红·半山佳句》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又还怪、冰霜侧畔,蜂儿成簇。更把香来薰了月,却教影去斜侵竹。似神清、骨冷住西湖,何由俗。 根老大,穿坤轴。枝夭袅,蟠龙斛。快酒兵长俊,诗坛高筑。一再人来风味恶,两三杯后花缘熟。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
12、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王恽《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13、好了,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钱塘湖春行》:
14、《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桃李漫山过眼空。也宜恼损杜陵翁。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寻驿使,寄芳容。垅头休放马蹄松。吾家离落黄昏後,剩有西湖处士风。
15、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16、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17、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18、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19、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
20、领本州大中正。历零陵内史、始兴内史。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