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滥竽充数
1、③鹤立鸡群注释: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2、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觉得独奏更悠扬、更逍遥。于是齐湣王下令,要这三百个吹竽的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一个个轮流吹竽给他欣赏。其他乐师们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3、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4、(1)南郭先生本事不济,却又偏偏要滥竽充数。
5、(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6、(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7、释 义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8、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资源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9、Atrueincompetentwouldneverbeabletoaffordsuchadeal.
10、答:应该是滥竽充数,“芋”这个字是错别字。
11、于是他要吹竽的人,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许多人都吹过了,轮到南郭先生吹的时候,他只好偷偷地走了。
12、滥竽充数的寓意是不懂装懂混日子迟早会露馅儿的。
13、滥竽充数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滥竽充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4、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15、我们也很推荐每晚睡前,由父母给孩子读故事,共享入睡前的亲子时光。
16、“滥竽充数”的故事家喻户晓。齐宣王爱听吹竽,每次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跟齐宣王夸自己吹竽,鸟兽听了翩翩起舞。齐宣王很高兴,给他同样优厚的待遇。齐宣王死后,儿子齐泯王继位,喜欢听一个人的独奏,南郭先生知道混不下去,就逃了。
17、(1)南郭先生本事不济,却又偏偏要滥竽充数。(2)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3)有些人就是靠关系在公司里滥竽充数,混日子过。(4)这个乐团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5)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6)这些绘作水准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7)他其实一直都只是在他单位滥竽充数,老板因为觉得他是亲戚,所以没有解雇他。(8)小明为了获得市三好的加分,在合唱比赛中滥竽充数,最后还是被老师发现了,真是玩火自焚。(9)路边卖果的摊贩总是滥竽充数的给顾客加果,但嘴巴却说顾客是上帝!(10)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
18、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不过他和齐宣王不一样,喜欢听独奏。
19、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20、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二、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1、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2、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即令宁缺勿滥;这开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开封首县;却是断缺不得的。”示例:对于这次选拔人才,我们宁缺毋滥。
3、(7)他其实一直都只是在他单位滥竽充数,老板因为觉得他是亲戚,所以没有解雇他。
4、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
5、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注释(1)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骗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骗子就难行骗。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显示全部
6、每当媒体夸火箭队没有姚明不行时,他总说自己是滥竽充数。(指谦虚)
7、(8)小明为了获得市三好的加分,在合唱比赛中滥竽充数,最后还是被老师发现了,真是玩火自焚。
8、滥竽充数:lànyúchōngshù
9、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10、滥竽充数:lànyúchōngshù
11、滥竽充数这个词如果断句的话应该是前两个字短,然后后两个字再断一下变成烂鱼,充树这样端就可以了。
12、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13、更多好听又好看的绘本故事
14、他只会滥竽充数,平时不好好学习,老是留级。
15、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16、拼音:(nìngquēwùlàn)
17、(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18、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19、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20、有个姓南郭的人听说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三、滥竽充数的意思
1、(出自):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五:“其余那些人,有的是浑水摸鱼,乘机会弄个资格。”
2、(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4、 它的近义词有:掩人耳目、鱼目混珠等。
5、滥竽充数字面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
6、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不仅混在一起,目的是“冒充”真的或好的。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没有“冒充”的意思。经常会有人把“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混淆误用,现结合例文对这两个成语进行辨析。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鱼目混珠”的意思是拿鱼的眼睛来冒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鱼龙混杂”则比喻好的和坏的掺杂在一起。例句的语意是网络歌曲发表门槛低,造成网络歌曲好坏掺杂、良莠不齐,显然应该用“鱼龙混杂”。使用
7、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材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提醒人们严格把关。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切不可弄虚作假。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8、“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中,“使”的翻译为:让。滥竽充数,汉语词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9、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李进强老师一起,学习成语——滥竽充数。我们来听听小主持人邵优格、陆熠阳、姚姝贤、俞徐睿祈、金琳、俞杨涵、沈舒煜、喻杨为我们讲述一下这背后的成语故事。
10、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11、我从来不滥竽充数,总是认认真真做事。
12、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糊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寓意:
13、买珠宝的通常会把一些假货混在真货里滥竽充。成语滥竽充数的意思篇2(滥竽充数解释):
14、答: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是子谦的话。
15、(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盗铃掩耳
16、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17、(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8、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怨天尤人”。
19、示例: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20、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四、滥竽充数出自哪本书
1、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的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2、从前,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都要让三百人在一起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跑到齐宣王那里,说自己也愿意为他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就把南郭先生留在乐队里。
3、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写一段话,如下:让雅木茶去参加龙珠超宇宙大赛就是滥竽充数的。滥竽充数,读音:lanyuchongshu释义:滥:失实的,假的,劣质的。字面意思为不会吹竽(古代一种乐器)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引申义为没有本事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属贬义词。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4、(滥竽充数的历史典故)
5、荔枝妈妈讲故事孩子心中的故事大王
6、今天,贺斌姐要分享的绘本故事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绘心寓意·中国古代寓言典藏图画书”系列中的《滥竽充数》,作者郑马、绘者叶露盈。
7、(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8、(例句):某些人总是滥竽充数,混在队伍中,拖了队伍的后腿。
9、近义词:名不副实、碌碌无为、凑数其间、鱼龙混杂
10、现选入语文六年级(新教材)
11、其实,南郭先生并不会吹竽,只是在人群中间拿着竽装作会吹的样子。就这样,大家都以为南郭先生是会吹竽的。
12、是拿好的来充当坏的,装模作样,混在内行人中间。
13、①名不副实注释:副:相称,相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14、处士:没做官的读书人。
15、意思: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滥:失实的,假的。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释义: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示例: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名不副实、碌碌无为、凑数其间、鱼龙混杂
16、学习不能滥竽充数,不能不懂装懂,这样才能进步。
17、西方谚语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
18、买了两斤橘子,回家却发现被骗了,里面有好多坏橘子。真是滥竽充数!(指以次充好)
19、①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
20、滥竽充数(lànyúchōngshù),汉语成语,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语出《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五、滥竽充数
1、 它是一个贬义词,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常用来讽刺没有真材实料,善于蒙混过关的人。
2、(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3、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4、南郭:郭指外城墙,南郭指南城。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5、滥竽充数之辈永远承担不起这样的交易。
6、南郭先生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吓得浑身冒汗,成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南郭先生心想,这回要是露出马脚,丢饭碗还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恐怕连脑袋都保不住了,不如溜之大吉。所以,趁着湣王还没叫他演奏,南郭先生就赶紧溜走了。
7、齐宣王让人吹竽,总是三百人一齐吹。南郭处士请求要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很高兴,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8、学成语,讲故事。孩子们,战国时期,在民间曾经流行过一种乐器——竽。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大家都非常喜欢听吹竽。竽,自然成为了流行时尚的代名词,得到了青睐。竽之所以能名扬海内,除了它能吹奏出美妙的乐曲,还源于一个故事。是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啊,耳熟能详,叫《滥竽充数》。
9、①货真价实注释: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实在在的。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10、浑水摸鱼(húnshuǐmōyú)
11、没有多久,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即位,和他爹有一样的爱好,但是不同的是,他喜欢听个人的演奏。南郭先生用之前的方法已经不能再混下去了,只得自己放弃,偷偷的溜走了。
12、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
13、是的,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滥竽充数,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都是古代民间的故事。
14、(拼音):lànyúchōngshù
15、(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专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属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16、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7、释义: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18、成语故事|笑里藏刀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19、②鱼目混珠注释:只比喻以假乱真,而不指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20、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积累成语的意识,对提升自我有益无害。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成语滥竽充数的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滥竽充数的意思篇1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