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3、(感悟)弱可能转强,而强还会转向衰落。
4、《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道德经经典名句2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5、治人事天,莫若啬。
6、(感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小聪明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认为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
7、(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8、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二章出生入死。
9、(翻译讲解):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10、“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在这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11、(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2、感悟: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自古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看到得东西不同,所有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凡事都有两面,有的人行善的善果,有的人行善不一定就得到善果。就像达摩祖师所说的一样,行善不能总挂在心理面你做了多少善事,多么多么的伟大,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无有功德的,一切随缘。
1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1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6、(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17、(名句赏析)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8、选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19、“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20、(名句赏析):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二、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Mp3
1、(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2、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不崇尚勇武;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与敌人争一时高低;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总是表示谦卑。
3、(名句赏析):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4、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防微杜渐。
5、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6、“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7、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8、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11、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12、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3、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14、道,要效法自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违背事物运行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个原则,就会遭受报应。比如乱砍滥伐就是导致水土流失、胡乱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导致疾病增多等等。所以,“道法自然”四个字价值连城,值得一生牢记。
15、——第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16、(名句赏析):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17、(名句赏析)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1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9、不自见,故明。——《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20、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虽然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三、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1、(名句赏析)察见微毫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4、(名句赏析)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5、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
6、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
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8、(名句赏析):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9、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
10、译:德行要像天地一样覆载万物,圣明要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行动要像四季交替一样规律有序;吉凶要同鬼神一样灵验。
11、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12、悟道的圣人,无私无欲,从不为自己要求什么,他做一切都是为了别人的利益,反而自己得到更多,变得更富有。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的道理,越想得到的,偏让你失去,越不想得到的,偏偏就给你。
13、(名句赏析)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4、(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5、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16、(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17、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8、(名句赏析)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1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四、道德经25个金句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3、(名句赏析)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7、(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8、(名句赏析):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9、(名句赏析):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0、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
11、(名句赏析)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3、(名句赏析)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
14、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15、(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1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7、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8、(感悟)“轻诺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去做,千万不能失信于人。
1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20、“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五、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翻译
1、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出自战国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看作草和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8、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9、带领:梁军进程:内观静心、诵读经典、冥想、分享发心:与经典共鸣,连接带来和平的智慧目标: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提醒:不做学术讨论,不追求“正确”解释
10、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11、《道德经》:涣兮若冰之将释
12、——第四十九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3、所以,人要向水学习,包容一切,因为不争而化育一切。懂得了这四个字,做人就不会那么多棱角,做事就会懂得迂回,人生就会懂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顺势而为。
14、(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7、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18、(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9、(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20、(名句赏析)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