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国的古诗4句诗现代
(1)、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2)、情景交融: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3)、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释义: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6)、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____陆游《夜泊水村》
(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10)、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1)、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3)、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4)、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唯妙唯肖的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16)、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17)、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18)、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19)、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爱国的古诗4句5字共十首
(1)、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当时社会背景的诗。
(6)、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7)、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____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10)、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1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12)、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1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5)、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16)、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7)、《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18)、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1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释义: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20)、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3、一首爱国的古诗4句
(1)、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2)、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6)、⑷恨别:怅恨离别。⑸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7)、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陆游《示儿》
(10)、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1)、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1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3(宋)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7)、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____李益《塞下曲》
(18)、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4、爱国的古诗4句诗五年级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3)、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6)、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8)、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9)、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展开全文10(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1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1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1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15)、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7)、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9)、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20)、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5、爱国的古诗4句7言
(1)、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5)、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6)、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7)、烈士暮年,壮心不已。____曹操《龟虽寿》
(8)、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代·陆游《示儿》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10)、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1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1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释义: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18)、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19)、⑻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20)、——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释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