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阳明心学四句
1、儒家认为意是人对事物的思想、态度,那么,意的善恶即使不是事物引起的,也是与之有关。王阳明说过:“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事物皆气,所以有善恶。宋代大儒程颢也认为事物有善恶是自然之理,只是“人在万物中,心居万物上”,他说:“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但当察之,不可自入于恶,流于一物。”另外,人的身体也是气,有善恶,一般来说,意难免会受到身体的影响,这也是意有善恶的原因。因此,王畿必然得出这个结论:人不被身体欲望、外界事物影响就能保持无善无恶,所谓涵养功夫,领悟、守住心体即可。
2、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
3、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4、可是,王阳明的优点在于,他对朱熹的思想不是盲目接受的,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的,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探索和实证检验。王阳明画像
5、生而为人,心内一切意念、欲望、情绪、感受的发生,也都是那么自然。因为心是活的。有意念,有牵动,有七情六欲,一切都只是心“动”之时,生命活泼泼的自然呈现。
6、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中有著名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著名的心学四句。也是自古以来,对个人身心修行路径极为透彻、深刻、简洁的总结。
7、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
9、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0、意是指意念,意念就是心动。善恶是与人的意念同时出现的。一是说心本无善恶,善恶是由于心动产生的。人只要有意念心就动,心动就不可能是中性的,心动产生意念,意念不是向善就是向恶。二是指人的心中一旦有“善”或“恶”,心就不再平静了,就会有“动”。这是因为“善”和“恶”都是有“意”的,心一有“意”,就有所指,就将产生欲望。所以,人只要心动,只要一有意欲,就必然相伴而出现善或恶。意动是知也是行。从这里也可引申出,只要有知有行就必然会出现善恶,非善即恶,非恶即善。
11、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12、但是对一个事物的进行的评价,有可能来源于我们的良知,也有可能是来自我们的经验认知,靠经验认知或者道德标准进行的判断不一定准确,这个时候要学会让良知进行判断,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13、遇见美好而丰盛的素食生活
14、在王阳明这里,“天理”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心即理)。同时,“人欲”也绝不是指人的基本欲望(如衣食住行之类),而是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15、同时,王阳明也明确显示出担忧(流于空疏——“四句教”或王畿这种对阳明心学解读的内在危险),他结合钱德洪的理解说:“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16、毫不含糊的圣贤修行之道
17、薛侃这回如堕云里雾里,更不知王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18、席书一愣:“知行本是两件事,怎么能合一?”
19、世事纷扰,我们经常被环境所左右,导致胡思乱想。人欲横流,我们每每以自身利益出发。这无法避免。只有佛教中的大菩萨,才能做到念念都是普度众生的善念。普通如你我,只能日进一善,注意修行。
20、第一句,是开悟的体悟,心之本体。
二、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1、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3、张载“横渠四句教”
4、说的其实是一种自然和万物的认知方法。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唯心论,但这种唯心论更多的是在讲述在“心学”体系内如何理解万物、如何理解自身。
5、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
6、王阳明不相信,认为他的这个朋友用心不够给力,于是,王阳明亲自到院子里去“格”竹子,他“格”的时间更长,用了七天在“格”竹子,他也病倒了,但依然没有悟出道理来。王阳明思考再依然无法弄清楚院子里的竹子到底“理”在哪儿,这成了王阳明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7、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8、人的意识里面,有个知性的作用。“良知良能”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
9、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0、在人生的后半程中,王阳明已经是闻名海内的大哲学家了。而这时的王阳明却在自己的家中对心学进行了第二次的诠释和精深的解读。在这次解读中,王阳明将自己的心学归纳为四点。
11、因此,第三句教给人的启示是:教育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唤醒人心中的良知而已。人获取知识的目的,本来也就是发现自己的良心。
12、钱德洪认为:“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钱德洪的话沿用宋儒天命之性、习心等说法,可以理解为:“无善无恶是天性,有善有恶是习心。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复性。”
13、王阳明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立即察觉到传播心学世界观的机会来了,于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14、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例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唯有你自己清楚。这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致良知了。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15、因此,这第一句教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对自己的信念,因为无论你身处的环境如何,只要有决心总是可以变成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16、对朱熹不予置评,本题单论王阳明老先生。首先本人对阳明先生极为钦佩。阳明先生堪称大儒,但他却一辈子都在儒学的漩涡中挣扎,非常痛苦,因为他看透了儒家思想的缺陷性和严重性。
17、要发愿做一个好人,一个有力量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18、人活着,不论多与少、高与低,还是要有一点崇高的志趣和追求,否则这一辈子就为了钱和现实转,未免也太悲哀了;临终那一天,你确定不会悔恨?
19、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展现出来的禅学。还有“致良知”其实就是佛学中讲到的菩提(菩提:智慧、境界.)。
20、关于破除二元对立、放下执著、回到空性等等,这些充满哲学思辨的语言,都像开悟大师给人当头棒喝的点化般,听起来充满禅机,无懈可击。
三、心学王阳明最经典两句话
1、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用四句话就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不以善恶评判,不代表就麻木了内心的良知。
3、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所以他说,满街都是圣人。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6、“世间本没有对错好坏”
7、到底什么是良知?世间善恶是非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以前三妻四妾是不违道德的,如今却已不是。但一个时代的道德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为一个时代的人心中所明了,为人行事时自己心中是明白的,纵然是恶人行恶,他心中其实也自知是恶,只是有更强大的执念左右着他,而这份自知,正是良知。
8、这个时代,“修行”一词已不再是修佛向道之人的专属,一个砖头掉下来就可以砸到好几个对修行有兴趣的人。于是,但凡在身心灵领域稍有浸泡的人,动辄就可以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几句关于个人修行的玄妙理论:
9、阳明先生与其弟子于中有过一次有趣的对话。
10、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睁开。”我们于此可以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天地万物无善无恶,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
11、很多人搞不明白这四句教,是因为总觉得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是无法协调的矛盾。那是因为没搞明白,两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权宜。
12、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13、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14、薛侃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儿肯定是恶的。”
15、阳明先生一生所创的心学,堪称儒家在历史长河中的新发展。心学博大,理论纷纭,却有一个独到的核心表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为阳明四句教。
16、而王阳明从六岁开始就阅读朱熹的著作,可以说,他是阅读朱熹的书成长起来的,他的思想也是受朱熹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他的思想观点的。
17、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坦。”(《传习录》)
18、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19、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20、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作为世俗凡人,我们整天都是杂念纷飞,一会想偷个懒,一会想占个便宜。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随时站岗放哨,“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份良知永远都不会泯灭。
四、王阳明心学四句知行合一王阳明
1、看到你们过得好,让我很焦虑
2、在七情六欲的发动之时,保持一份清明觉知,“不动于气”,体内依然养着一股中和之气,此时即《中庸》中所讲的,“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素食菜谱大全”。
4、没有一点恶的善(纯真的善)是心的本体,动了意念就有善恶之分。良知能分辨善恶,在实践上就是做善事不作恶事
5、这不是劝诫,因为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如此,我们才是在安顿自己的心,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
6、而且我还要郑重地提醒一点——人最终的差距,也许正是源自一开始大家都穷时,人心中的格局和气象。
7、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到了一个朋友父亲的官署去,他们在到院子里,他们一边讨论哲学问题,一边在院子里漫步,当他们看到了院子里的竹子时,他们突然想到了朱熹关于“格物”的哲学论题。可是,他的朋友对朱熹“格物”的问题弄不清,于是,他的这位朋友在院子里对着竹子搞试验,他直对着竹子直看,对着竹子“格”起来,他不吃不喝,“格”了三天三夜,人都病倒了,但却没有能从竹子里“格”出个道理来。
9、中国传统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不那么主流的儒家,如荀子之流,认为人性有恶。但都主张对人性定调。
10、从王阳明“心学四句”谈个人修行
11、对于那些长期被八股理学禁锢的学者,其震撼力远远超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
12、王阳明的心学,是治国之道也是修身之道。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致良知”皆是最核心的部分。“致良知”的种种方法中,“知善恶”又是最核心的一种。一个人学习践行良知可以修身齐家,一个国家弘扬良知精神就会富强清明。这也是阳明心学带给现代人最大的启示。
13、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表述这些观点时,内心并不是真的洞若观火,明了无碍的。恰恰相反,许多是似懂非懂、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认知,被混杂于这些脍炙人口的灵性语言之后,在一遍遍无意识的传播中,蒙蔽甚至误导人们的内心。
14、第三句,是心体对于世间的观照,心体生出来的智慧和能力,良知良能。
15、阳明心学的完善,一般认为有三悟,青年时期的王阳明,修习讲学活动主要在绍兴的阳明洞,直到被贬贵州龙场,始有龙场悟道,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此为阳明第一大悟,核心观点为心即理。龙场悟道后的第二年,即1509年,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代表着阳明心学的体悟思想框架基本成形。
16、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17、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
18、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19、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20、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良知真的无所不能吗?
五、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1、心动了不要紧,内心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不要紧,要紧的是在那个当下,我们如何去观察这个心动,去带入觉知,允许当下那股心动之气顺应天理,在体内自然运行。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心动”出现的同时,内在还有一份“如如不动”,是不受外境干扰的。那就是被妄念心遮掩之下的真心真性,是与天地大道之气相合的。
2、王阳明常将自己的学问称为“致良知”之学。致良知,乃是人生的真正道、大修行。
3、例如,有些人无论生活中遇到任何境遇都坚持“一切没有好坏对错”,以至于亲人被霸凌欺压时不能站出来,成为善恶不分、压抑自己真实感受的老好人,然而内心却并非真的很释怀;
4、不过可惜,先生晚年还是回归了儒学,所谓心学,只是作为历史遗存而已!
5、王阳明最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南怀瑾先生二十几岁,年纪很轻,在四川成都任中央军校政治教官时,不顾当时校长蒋介石对阳明学说之爱好,就大胆对此四句教提出质疑。
6、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有关系,那么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有一个无善无恶心之体,又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再加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是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这是有问题的。
7、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如此四句?无善无恶者心之体,乃是指客观看待事物是心的本体,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事物,这是基本。有善有恶者心之用(有说意之动),我认为有善有恶即是心存善恶,心存喜好,如此“辨善恶”,便是心之用,意之动。知善知恶者良知,这个不就是指辨清了善恶,便拥有良知吗?辨清了善恶,便是知——道。为善去恶者格物,便是在以上基础上,知善去恶的情况下,便可格物而致知。只有有知道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客观的格物。以上仅是个人理解。
8、心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是真理。
9、最后引用索达吉堪布的一段话:“对于现在人的修行,我有几点肺腑之言:看破红尘与生活没有着落,请不要混淆;出离心和一味逃避,请不要混淆;大智慧和小聪明,请不要混淆;大成就者的行为与精神疯癫,请不要混淆。这些看似相似、实则不同,请务必要用佛教的教理加以辨别!”
10、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11、王阳明道:“这种人是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行分为两截。《大学》中有两句话叫‘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说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12、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3、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14、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因为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15、这个道理还适用于方方面面,比如不同的行业与职业,不同的出身和背景,以及不同的人。拿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值得别人赞美和欣赏的地方,人人能够懂得和秉持此点,人与人的疏远和矛盾也能缓和很多。
16、明末的刘宗周明确指出,四句教本身存在矛盾。王夫之则批评王守仁“天泉付法,止依北秀(指神秀)南能(指惠能)一转语作葫芦样”,认为王守仁的说法是模仿禅宗。以后四句教的论争就逐渐沉寂了。
17、善待坏情绪,才有好心情
18、另外,我们听到别人说出不同的理解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想去反驳,这就是因为我们把理性思维当成了自己的本体。别人的意见不同,如果我们认同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理性思维是错的,就相当于承认自己是不合理的存在,所以就必然会想着去反驳,去证明自己的合理性。
19、所以这正是最好、最有效的处世之道——没有人会怀疑一个懂得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人,人缘是差的,人际关系是处理不好的。这绝不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深刻道理,能够做到和做好的人,必定有着高明的思想水准和内心涵养。
20、一种被统治者奉为圭臬的思想体系,必然不利于百姓民生,而不利于老百姓的思想意识又必然成为国家民族发现前进的绊脚石。有鉴于此,阳明先生很想“扭转乾坤”,以儒家学者的身份反过来批判儒家思想,这便有了先生“心学”的诞生。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