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赏析
1、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释义: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6、从诗经到乐府再到唐诗、宋词,中华古诗词的的确确是中国古典文化之瑰宝。其语言之美、音韵之妙、意境之深远,真的是美不胜收。"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为加强同学们古诗词学习,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暑假期间学校推出了“经典诗词咏流传”系列,每天一首古诗词,一起在古典美中陶冶情操、升华志向吧!
7、(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9、翻译: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1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
14、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君子在言语上迟钝,但做事情却能十分敏捷。
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6、说话,是人类的本能,是人际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谁都会说话,但说不说,怎么说,以及什么时候说等,效果却大不同。
1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
19、(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0、翻译: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二、孔子名人名言解释
1、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人生就是三个时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本领,我称之为生长期;二十岁左右工作到退休,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阶段,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做贡献,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我称之为贡献期;从退休起,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到以家庭角色为主,享受养老金,享受子女的抚养,我称之为收获期。
3、(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4、(翻译)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5、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对于他这个人,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他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前479年之间,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而他通过其一生的所言、所行、所思,究竟向我们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具体的个人形象,一般人们主要是依据《论语》一书来予以概括、描述和说明。如果人们能够做到足够中立、客观而允当贴切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从这种概括、描述和说明中获得一种有关孔子本人的真实的形象。
6、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7、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8、用作人名:意指明亮、耀眼、出众之义。雲,山川气也。——《说文》
9、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轻松舒展的珍贵品质,做一个气势恢宏的人。
10、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1、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12、翻译: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释义: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14、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1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6、孔子说:可以和他一起学习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的原则;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原则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通达权变。
1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8、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
2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三、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1、不学诗,无以言。
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①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5、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9、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温顺善良的优秀品质,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1、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4、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1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6、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17、(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8、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1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0、翻译: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四、孔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1、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诚如傅伟勋先生所言,“原原本本地去了解原来思想家原原本本的思想”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纯粹客观的诠释是个神话”。据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真实的孔子”可能只是一个诠释的神话。正因为如此,所以历史地形成了“个个心中有仲尼”或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的现象,乃至各各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孔子观念或孔子形象在历史上彼此竞立并存或此消彼长。
2、(翻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彩的言论,而有精彩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孔子名言(带翻译和注释)(原文)
3、《论语》经典名句,古人智慧的结晶,给宝宝起名再好不过了
4、《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所谓“三愆”,也就是与地位较高者谈话时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5、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6、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9、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解读:有道德的人,他的心里只知道事事有个仁义;而没道德的人,他的心里只知道事事有个财利。
11、名不正,则言不顺。——释义: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5、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6、“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两千五多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孔子在两千五多百年前就能意识到个人的力量,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可以看成对人的尊重,甚至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在同时代的西方社会还把神的意志当成至高无上的意志去崇拜的时候,孔子已经意识到普通人的志向也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也就必须给予重视。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普通人的意志。(张洪涛)
17、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18、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0、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五、孔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1、(翻译)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2、其中有许多经典的语录,
3、翻译: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释义: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释义: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释义: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7、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释义: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11、引申为:大丈夫无论何时何地豪情壮志不可夺。
12、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3、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见《论语雍也》)。
15、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6、《论语》是一部经典的儒家著作,
17、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0、振,举救也。——《说文》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